“天降横财!”智利一公司给一个员工发错工资,直接转了将近330倍的工资,折算人民币123万块,开始他还报告了公司,不料后来却直接辞职玩消失,公司急得跳脚也没找着人,最后闹上法庭,然而最终判决令人瞠目结舌。 据闪电新闻10月9日报道,情发生在智利一家规模不小的公司里,这家公司里有个男子,就跟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每天打卡上下班,挣着一份固定的薪水,养家糊口。 他的月薪大概在50万智利比索左右,折合成人民币也就4000块上下,日子过得不好不坏,平平淡淡,可就在一个看似平常的发薪日,这个男子的手机银行提示音响了。 他随手点开一看,整个人瞬间就懵了,他揉了揉眼睛,反复确认了好几遍,账户余额后面那一长串的“0”让他心跳都漏了半拍。 本来应该到账的50万比索,公司财务竟然手一抖,直接给他转了1.65亿比索!换算成人民币,这是一笔高达123万元的巨款。 这笔钱对于一个月薪4000块的人来说,是什么概念?不吃不喝要干将近28年!男子当时的第一反应,不是狂喜,而是惊慌。 他拿着手机,手心直冒汗,脑子里乱成一锅粥,作为一个老实本分的员工,他第一时间就找到了自己的直属领导,报告了这个天大的乌龙。 领导听了也挺重视,马上安抚他说:“你别急,我这就去跟人力资源部门核实一下,你放心,这事我们会处理好的。” 男子听了领导的话,心里稍微踏实了一点,他想着,既然已经上报了,那等着公司把钱划回去就行了,可是,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公司那边就像忘了这回事一样,一点动静都没有。 那笔巨款依然安安静靜地躺在他的银行账户里,这时候,男子的心态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开始的惊慌,慢慢变成了犹豫和挣扎。 他看着那串数字,脑海里开始浮现出各种各样的念头,“公司怎么还没动静?是不是他们自己都没发现?”“这笔钱,如果我不还,会怎么样?”“有了这笔钱,我就不用再每天挤地铁,看老板脸色了。” 这些想法像魔鬼一样,在他耳边不停地回响,就在这种纠结和摇摆之中,男子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决定,他没有再去找公司,而是悄悄地写好了一封辞职信,通过律师递交给了公司。 然后,他拔掉了手机卡,注销了所有的社交账号,收拾好东西,直接从所有人的视线里消失了,他就好像人间蒸发了一样,谁也联系不上他。 公司这边,等他们终于后知后觉地发现这个巨大的财务漏洞时,才想起来去找那个男子,可这时候,电话打不通,邮件不回,家里也人去楼空,公司彻底慌了神,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他们赶紧报了警,希望通过法律手段把这名“消失的”员工找回来,追回那笔钱,事情闹上了法庭,公司方面在法庭上声泪俱下,控诉这名男子的行为属于不当得利,要求他必须立刻归还这123万元。 所有人都以为,这官司公司赢定了,毕竟拿了不属于自己的钱跑路,怎么看都不占理,然而,法官最后的判决结果,却让公司当场傻眼,也让所有关注这件事的人惊掉了下巴。 法官认为,这笔钱是公司财务部门自己操作失误转出去的,整个过程中,该员工并没有使用任何欺骗或者非法的手段来获取这笔钱。 他一开始还主动报告了问题,是公司自己没有及时处理,根据智利当地的法律,在这种情况下,收款人是没有义务退还这笔错误转账的。 所以,法官一锤定音:驳回公司的诉讼请求,这笔钱,归员工所有!这个判决一出来,舆论瞬间就炸开了锅。 支持者们欢呼雀躍,觉得这是“打工人的史诗级胜利”,是对资本家漫不经心、草率行事的最好惩罚。 一位网友评论道:“干得漂亮!公司犯的错,凭什么让员工承担后果?这波反杀太解气了!” 当然,反对的声音也不少,很多人觉得这个判决简直是在鼓励不劳而获,会带坏社会风气。他们担心,如果以后大家都这么干,那社会秩序岂不是乱套了? 这件事情确实让人深思,从法律上讲,法官的判决或许有他的依据,他保护的是“程序正义”,即员工没有主动实施欺诈。 但从道德层面来看,这名男子的行为无疑是有争议的,他利用了公司的失误和法律的空子,为自己谋取了巨大的利益。 这件事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人性的复杂和现实的荒诞,它告诉我们,规则和人性之间的博弈,永远都不会停止。 对于公司来说,这是一个价值123万的惨痛教训,提醒他们必须完善内部管理,堵住任何可能导致巨大损失的漏洞。 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的吃瓜群众来说,这个故事更像一部都市爽剧,看着过瘾,但我们也明白,这种天降横财的“幸运”终究是极少数,脚踏实地,努力工作,或许才是我们大多数人最应该走的路。 大家觉得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择?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信源:闪电新闻2025-10-9——3747元工资到账123.6万元,公司错发300倍月薪,员工3天后辞职失联。法院裁决不用退款。
“天降横财!”智利一公司给一个员工发错工资,直接转了将近330倍的工资,折算人民
鸿鹄浮歌
2025-10-10 14:18:30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