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严惩!湖北武汉,一女子把孙女送进一家高端托儿所,每年费用10万多,结果9月18日她接到消息,说孩子耳朵受伤了,女子问老师怎么伤的?3个当班老师都说没看见,不知道,怀疑是汗渍渍出的伤口,女子连忙把孙女送去医院,医生否认了老师的说法,认为是大力拉扯导致的撕裂伤,女子让老师出示监控,却被告知监控坏了,接着,老师以女子扰乱秩序为由报了警,看着孙女不敢开口说伤怎么来的,女子更加确认这事儿不简单。 2025年9月29日,武汉市民邓女士提及孙女在小春堇国际保育园的遭遇时,难掩气愤与心疼。 这家在家长群体中被视为“专业”“安全”代名词的高端托育机构,此前以每年超10万元的收费标准,吸引邓女士将1岁半的孙女送入园内托管。 彼时,园区“8名幼儿配3名教师”的配置,曾让邓女士一家对孩子的照护充满信心。 转折发生在2025年9月18日中午,邓女士接到小春堇国际保育园的通知,被告知孙女耳朵受伤。 当她匆忙赶到园区时,看到的场景让其心头一紧:孩子耳后与头部连接处裂开一道3厘米长的伤口,鲜血顺着耳后流下,浸透了孩子身上的浅色上衣。 小家伙止不住地发抖,眼神里满是惶恐。 然而面对邓女士对受伤原因的询问,园区当班的3名教师均表示“未目击事发过程”,并猜测伤口可能是“孩子出汗过多,由汗渍刺激形成”。 对于这一说法,邓女士未予采信,第一时间带着孩子前往医院就诊。 急诊科医生检查后指出,伤口需通过麻醉进行缝合处理。 但考虑到孩子年仅两岁多,且伤口位置靠近大脑,家属最终选择了风险更低的药物粘合治疗方案。 9月28日,邓女士按医嘱带孩子到医院换药时,门诊医生的诊断结果进一步加剧了她的担忧。 医生明确指出,孩子耳后的伤口并非汗渍或锐器划伤所致,而是典型的撕裂伤。 伤口内部存在间桥组织,这一特征表明伤口由外力大力拉扯造成。 为验证诊断准确性,邓女士将伤口照片发送给多家医院的外科医生及法医朋友,得到的结论与门诊医生完全一致。 更让邓女士揪心的是孩子的精神状态变化。 此前活泼爱说的孙女,只要被提及在保育园的经历,便会立刻陷入沉默。 她会低下头抿紧嘴唇,双手紧紧攥住衣角,眼神躲闪着不愿与家人对视,仿佛受到过明显的情绪冲击。 同日下午,邓女士带着医院诊断结果再次前往小春堇国际保育园,希望查清孩子受伤的具体过程。 面对追问,3名当班教师仍坚持“不清楚情况”。 当邓女士提出查看孩子活动的体能教室监控时,园方给出的答复是“该教室监控前几日出现故障,尚未修复”。 但邓女士在园区监控室观察到,除事发的体能教室外,其他区域的监控均能正常显示实时画面,唯独关键区域的监控处于“黑屏”状态。 因园方始终回避核心问题,邓女士选择报警求助。 令人意外的是,园方随后也向警方报案,称邓女士“扰乱园区正常秩序”。 武汉市公安局江汉分局王家墩派出所证实,已就此事组织双方进行初步沟通。 然而园方在沟通中仅同意承担孩子的医疗费用,对其他赔偿诉求及事件责任认定均予以拒绝,目前事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该事件经曝光后,在社交平台引发广泛讨论。 部分家长分享自身经历,对比自家孩子所在的月费5000元托育园,该园实现监控全覆盖,家长可通过手机实时查看孩子动态。 由此质疑小春堇国际保育园“十万年费”的“高端”定位实则名不副实,更像是“智商税”。 另有网友指出,从行业标准来看,“3名教师照护8名幼儿”的配置本应确保对孩子的实时看护,“全员未目击”的说法本身就存在不合理之处。 如今,邓女士还在等一个真相,她的维权之路或许会很漫长,但这本该避免的伤害,已经给整个托育行业敲了警钟。 眼下国家正在完善托育服务价格机制和监管体系,希望这场风波能推动更多机构把安全落到实处。 毕竟家长愿意为“高端”买单,买的从来不是装修和噱头,而是孩子的安全和安心。 若是连这最基本的一点都做不到,再响亮的招牌,也终究会生锈褪色。 信息来源:浪涨新闻2025-09-30发布视频
网友刚刚在电梯里听到小仙女发言
【4评论】【1点赞】
用户10xxx25
人傻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