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白沙经过半年多的跟师学习后,回到江门白沙村,潜心读书,阅读范围也扩大到了道家和

应无所往 2025-10-11 12:20:44

陈白沙经过半年多的跟师学习后,回到江门白沙村,潜心读书,阅读范围也扩大到了道家和佛家典籍,内省体验天理,其思想体系也逐渐形成。后设馆教学十余年,门人弟子从游者众。他爱吟诗书法,以性理诗为教,游历于山水间,养浩然之气,提倡“学贵知疑”,认为“君子一心,万理完具。事物虽多,莫非在我。”[ 陈献章集 上 55 ]提出了“此学以自然为宗者”,“为学当求诸心”,以及强调了心与事合,心与理合,心无内外、理无内外,内外合一,读书学习贵疑论和重在自得等重要的心学观点,并基于自己的体验,提出了“静坐中养出端倪”的修身养性方法。事实上,陈献章不仅是明代早期心学的奠基者,江门学派的创始人,他还善于古琴、书法、国画。宪宗皇帝曾下召授予陈献章翰林院检讨的官职,陈献章73岁时去世,明神宗下诏修陈白沙家祠,并赐额联“崇正堂”和“道传孔孟三千载,学绍程朱第一支”“圣代真儒”及祭文肖像,诏准其从祀孔庙,追谥为“文恭”。据考证,在明朝二百七十余年的历史中,仅有陈献章和王守仁等四人获此官方授予的殊荣。陈献章的门人将其所写作的诗文和往来信函整理成《陈献章集》刊行于世。

0 阅读:4
应无所往

应无所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