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一国两制,那就一国一制!”中国台湾的马英九表示,台湾不拒绝两岸统一,但是要用和平民主的方式,然而上面对两岸严峻局面,中国从来不会放弃使用武力,而如今台湾早已没有筹码“谈和平”。 大家怎么看,一起评论区唠唠! 马英九又喊出“和平民主统一”,说统一得靠沟通、靠投票,不能靠武力,这话听着温柔,可放在现在的台海局势里,却显得格外无力。 过去十五年,马英九几乎把“和平”当作个人标签,上台后签协议、通航班、搞交流,卸任后还带学生去大陆参访,一路讲“两岸一家亲”。 可现实不按温情剧走,台海军演成常态,民进党不断加码“台独”,美国推着台湾往前顶,政治对话停滞、军事摩擦频繁,所谓“和平”成了岛内政治的笑谈。 更残酷的是,台湾早没了谈和平的底气,曾经靠“经济红利”和“美国保护”过日子——一边享受大陆的订单,一边抱着美国的军援,现在这两条路都快断了。 大陆收紧ECFA优惠,台货滞销,水果出口被限、电子业转单东南亚;美国那边卖的都是二手武器,价高货旧,嘴上喊支持,手里全是生意。 军事差距更是摆在那,大陆的航母、导弹、战机全成体系,台军连零件都要进口,过去台湾还能吹“自卫能力”,现在连自信都撑不住。 而民进党说要“自主防卫”,结果买来的武器还得靠美国军方操作指导,台军的“防线”,更多是政治象征而非现实力量。 这时候还想谈“和平统一”?就像一个手里没牌的人谈条件,大陆耐心不是无限的,过去是让利、鼓励、沟通,现在更讲底线,咱们的立场从未模糊:能谈就谈,但绝不放弃武力,和平是首选,但不是唯一。 “一国两制”原本是温和方案,让台湾保制度、保生活、保空间,可岛内舆论硬是被民进党带歪,说那是“丢自由”、“被统治”,结果台湾拒绝一切方案,连最柔的路径都不接受,那结局就只有一种——既然“两制”行不通,那就“一制”到底,这不是威胁,是现实逻辑。 有人说,大陆越来越强硬,其实不是强硬,是理性后的耐心耗尽,毕竟,面对一个拒绝沟通、却又天天喊“和平”的对手,再温和的政策也会变成空谈。 也有人说,或许台湾最大的幻觉,是以为美国会替它出头。 可事实早就说明,美国最擅长的不是保护盟友,而是把别人当棋子,1996年台海危机,美国航母来了又走;2024年大陆军演包围台湾,美国也只是“强烈关切”。 他们要的不是台海和平,而是台海紧张,只要局势不稳,军售就能继续、舆论就能炒作,台湾就永远离不开他们。 如今的台湾,经济靠大陆、政治靠美国,嘴上喊“民主自由”,脚下却踩着别人给的路线,大陆的市场是台湾制造业的命脉,每年上千亿美元顺差全来自这边。 可民进党一边拿着这笔钱养预算,一边骂“大陆威胁”,把“和平统一”妖魔化成陷阱,这种政治分裂,不仅撕裂台湾,也让马英九那套“和平论”彻底失去了听众。 而大陆的态度越来越清楚,和平统一从来不是无条件的,一再强调,“一国两制”是最大善意,也是唯一能保留台湾制度的路径,可岛内一味拒绝、挑衅、炒作,逼得局势只能逐渐走向“硬统一”。 这几年大陆做的每一步,都在收紧主动权,经济上减少优惠、政治上降低耐心、军事上保持高压。 而航母编队绕岛常态化,导弹演练精准化,不是为了挑衅,而是告诉台湾:和平的大门开着,但别拿诚意当软弱,大陆不会无限等待,也不会被“民主程序”绑架。 其实,台湾真正失去的,不是谈判机会,而是选择空间,过去还能在“和平统一”和“维持现状”之间摇摆,如今连“现状”都维持不住,大陆不想打,但更不怕打;台湾不想统一,却也无力拖。 马英九的“和平民主统一”,听起来像一场理想主义的独白,可现实告诉人们,当两岸实力悬殊、国际环境变冷,“和平”若没有对等的实力支撑,就只能变成一种自我安慰。 未来的统一方式,取决于台湾自己,若愿面对现实,主动融入,也许还能保留一点制度弹性;若继续被“台独”和外力绑架,最后只能迎来硬性的必然结局。 和平的大门依旧开着,统一大势已不可挡,早日看清才是正路。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踊跃留言!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后点赞关注,谢谢! (个人观点,理性观看)
周锡玮:台湾的政治评论员或者美国官员,都低估了大陆的智慧。大陆统一台湾的手段,绝
【6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