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对中国出手了! 10月10日,巴西对中国聚酯布料搞反倾销,暂定征6个月税,每

康安说历史 2025-10-11 20:49:46

巴西对中国出手了! 10月10日,巴西对中国聚酯布料搞反倾销,暂定征6个月税,每公斤加0.69到4.81美元,最终裁定推迟到立案后18个月。 先看看这税有多狠,每公斤加征 0.69 到 4.81 美元,别小看这几块钱,聚酯布料这行本就是薄利多销的生意,之前有数据说涤纶长丝这类聚酯产品的月均利润最高也就六百多块人民币一吨,换算成公斤才几毛钱利润,现在随便加征一美元就相当于六七块人民币,直接把利润吞得干干净净,运气差点碰到 4.81 美元的高税率,卖一米布得倒贴钱,这生意谁还敢做。 要知道中国可是巴西纺织品的头号供应国,早在 2014 年中国给巴西供的纺织品就有 38 亿美元,光布料一项就占了 16 亿多,这些年虽说数据有波动,但中国聚酯布料在巴西市场的占比一直没掉下来过,毕竟咱的产品性价比摆在那,巴西本土纺织厂根本没法比。 可这次巴西说动手就动手,理由还是那套 “保护本土产业”,其实明眼人都知道,巴西的纺织业从根上就没真正支棱起来过。 建国一百多年了,纺织企业规模一直上不去,1948 年平均每家工厂才雇五百多人,现在全国三万三千家纺织相关企业,看似不少,却连本国市场的需求都填不满,2014 年光成衣和布料进口就有四十多亿美元,这会倒反过来对中国产品下手,属实有点 “打不过就喊停” 的意思。 更要命的是这税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有预谋,早在 2024 年 9 月巴西的行业协会就递了申请,12 月正式立案调查,倾销调查期覆盖了整个 2023 年,显然是做足了准备。 这套路跟之前巴西对中国陶瓷下手如出一辙,2013 年那次对陶瓷餐具征反倾销税,直接波及一千多家中国企业,深圳有家厂子的货直接被巴西进口商扔在仓库里等着销毁,流动资金全被套死,这次聚酯布料的涉案规模只会更大。 想想那些浙江、江苏的纺织厂,可能前一天还在跟巴西客户敲定订单,第二天就收到加税通知,手里的货要么亏着本发出去,要么堆在仓库里占地方,能不炸锅吗? 更让人头疼的是这时间线,暂定征收 6 个月,最终裁定要拖到立案后 18 个月,这将近一年半的时间里,企业简直是在火上烤。接新单吧,不知道最终税率多少,报高了丢客户,报低了可能亏本;不接吧,厂里几百号工人要吃饭,机器一停损失更大。 之前巴西对聚酯短纤搞反倾销,像新凤鸣、优彩资源这些大厂都被波及,这次聚酯布料的范围更广,那些专做巴西市场的中小企业更惨,本来抗风险能力就弱,这下可能直接就得关门。 有老板算过账,要是按最高税率 4.81 美元 / 公斤算,一批价值百万美元的货光税就得多交几十万,这钱相当于小厂大半年的利润。 而且这事儿还不是孤例,今年 9 月巴西刚对中国、印度等国的聚酯短纤终裁征税,中国企业的税率从 74.98 到 390.94 美元 / 吨不等,现在又轮到聚酯布料,明显是盯着中国纺织产业链下手。 巴西本土纺织业确实需要保护,毕竟这行业直接间接雇了 960 万人,女性占了七成五,是解决就业的大头,但用反倾销的法子实在是治标不治本。 之前 2023 年巴西就因为国内供应不足,暂停了对中印聚酯纱线的反倾销税,说明他们根本离不开进口产品,现在强行加税,最后可能还是本土商家和消费者买单,毕竟其他国家的产品要么更贵,要么质量不如中国货。 中国企业这边更是两难,转做其他市场吧,越南已经占了中国面料出口的 15.8%,竞争早就白热化,想挤进去不容易;留在巴西市场硬扛,利润又被税啃得精光。 有些企业想学着之前陶瓷行业那样应诉,但应诉成本太高,还得提交一堆证据,中小企业根本耗不起,最后只能被迫放弃市场。 更无奈的是,聚酯布料的产业链很长,上游连着 PX、PTA 这些化工原料,下游连着服装加工厂,一旦出口受阻,上游的原料厂就得减产,下游的服装厂也得找新的布料供应商,整个链条都会跟着受影响,这可不是几家厂子的事儿,而是波及几十万从业者的大问题。 巴西这波操作,说白了就是本土产业喊疼,政府只能出手救场,但没找对路子。中国纺织企业也算是倒了霉,本来这两年外贸就不好做,利润薄得像纸,这下又被按着头加税,难怪会炸锅。 接下来这 18 个月,不知道多少厂子要在生死线上挣扎,毕竟这税加得太狠,而市场留给他们的缓冲空间,实在是太少了。

0 阅读:44

猜你喜欢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