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想买中国的歼10CE战斗机被拒,为啥中国不卖给朝鲜呢?这么说吧,不是不想卖,而是不能卖。 歼 10CE 的武器属性直接触及国际管控红线。这款中国自主研制的三代 + 战斗机,被明确列入《联合国常规武器登记册》界定的作战飞机类别。 其配备的有源相控雷达、PL-15E 中距空空导弹等装备,具备超视距多目标攻击能力,作战半径可达 1240 千米,空中加油后更是能延伸至 2600 千米,完全符合联合国对 “可用于增强军事打击能力” 装备的定义。 这类装备的跨境转让,从类别上就属于需要严格管控的范畴,并非普通商品交易。 联合国安理会的相关决议构成了明确的法律约束。 2006 年通过的 1718 号决议成立对朝鲜制裁委员会,明确要求所有会员国防止向朝鲜提供包括作战飞机在内的常规武器及相关零部件、技术培训。 这一决议后续经多次延期,2023 年 3 月安理会还曾一致通过决议,将制裁委员会专家小组任期延长至 2024 年 4 月。 尽管 2024 年俄罗斯否决了美国提出的延期草案,中国选择弃权,但决议中关于常规武器转让的核心限制条款并未失效,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始终履行已生效决议规定的义务。 中国的武器出口一贯遵循严格的内部管控机制。 所有军品出口均需经过多层审核,不仅核查买方资质,更要评估是否符合国际义务。歼 10CE 作为搭载国产 “太行” 发动机的先进装备,其出口还涉及核心技术保护问题。 这款发动机是 “太行” 系列首次用于军贸出口,相关技术参数和制造工艺属于敏感信息,需要通过严格的出口审查防止扩散,这种审查标准对所有潜在买方一视同仁,并非针对朝鲜。 地区和平稳定的现实需求也融入了决策考量。 朝鲜半岛局势长期处于复杂状态,任何先进武器的引入都可能打破现有的力量平衡,引发连锁反应。 歼 10CE 具备的超视距作战和精确打击能力,若进入半岛武器体系,极易引发周边国家的安全焦虑,进而催生新一轮军备竞赛。 中国始终致力于推动半岛问题政治解决,2024 年 4 月联合国大会相关辩论中,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还曾呼吁各方保持克制,这种立场自然会体现在武器出口的审慎态度上。 中国与朝鲜的合作始终在合规框架内展开。 双方的交流集中在民生、经济等非敏感领域,从未涉及任何违反联合国决议的武器交易。这种合作模式既维护了两国传统友好关系,又坚守了国际规则底线。 中国在军品出口领域一贯秉持三项原则,即有助于接受国的正当自卫能力、不损害有关地区和世界的和平安全与稳定、不干涉接受国的内政,向朝鲜出售歼 10CE 显然不符合第二项原则的要求。 歼 10CE 的出口实践也印证了管控的一致性。 这款战机此前出口巴基斯坦时,经过了完整的国际义务核查和地区影响评估,确认相关交易不会引发地区军备失衡,且巴基斯坦不属于任何国际制裁对象。 与朝鲜的情况不同,对巴出口完全符合联合国规则和中国内部管控要求,这种区别对待的核心在于不同交易场景下的合规性差异,而非国别偏好。 中国的立场始终围绕维护规则与和平。 拒绝出售歼 10CE 不是对朝鲜的 “限制”,而是对国际义务的履行。这种坚守让中国在军贸领域树立了负责任的形象,也为推动半岛问题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保留了空间。 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做法多有理解,认为这种基于规则的审慎态度,有助于避免地区局势进一步复杂化。 所谓 “不能卖” 的本质,是大国责任的体现。 它不是简单的交易拒绝,而是在法律义务、技术管控与地区稳定之间找到平衡的结果。这种选择背后,没有私利考量,只有对规则的尊重和对和平的追求,这正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底色所在。
中国武器下一个需要实战检验的,很可能就是能不能击落美国的F-35隐身战机,眼下来
【1评论】【17点赞】
哦哦哦
美国能卖萨特导弹,为啥中国不能卖?什么国际条约在美国面前都是废纸,既然美国当废纸,中国也可以当废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