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在美国又摊上专利侵权的事儿了。虽说小米主要产品没进美国市场,但这些年被非专利

啊啸扬看汽车 2025-10-13 10:48:22

小米在美国又摊上专利侵权的事儿了。虽说小米主要产品没进美国市场,但这些年被非专利实施实体(NPE)盯上的次数可不少,自2016年起就有大约20起NPE诉讼。就在2025年8月7日,佛罗里达的SOTAT公司又向特拉华地方法院起诉小米,指控侵犯两项美国专利。被指控的小米产品涵盖多种监控设备,像户外摄像机CW100、智能门铃3S等。SOTAT公司律师还称早在2023年2月就发邮件告知小米。这专利纠纷不断,不知道后续小米会如何应对这场新官司。 小米美国专利诉讼:出海路上的知识产权博弈与破局之道 在科技企业全球化布局的进程中,专利诉讼已成为绕不开的“必修课”。作为中国科技出海的代表,小米近年来在海外市场频繁遭遇专利纠纷,2025年8月美国SOTAT公司提起的监控产品侵权诉讼,再次将其推向知识产权博弈的风口浪尖。这场诉讼不仅折射出中国企业出海面临的专利挑战,更展现了小米在应对此类纠纷时日趋成熟的应对逻辑。 此次诉讼的核心是美国SOTAT公司对小米监控类产品的侵权指控。SOTAT作为美国专利号9,854,207和10,511,809的合法受让人,在特拉华州地区法院起诉小米,称其网络连接安全摄像头、智能门铃等产品覆盖了涉案专利的核心技术特征。更值得关注的是,SOTAT早在2023年2月就通过律师函告知侵权风险,但小米未调整产品操作,因此被指控构成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包括诱导用户实施侵权行为及提供专用侵权组件等,诉求涵盖赔偿损失、惩罚性赔偿及律师费等多项内容。 这起诉讼并非个例,而是小米海外专利纠纷的缩影。此前,小米与美国GE视频压缩公司围绕HEVC/H.265标准必要专利展开了长达五年的拉锯战。2020年8月,因未与GE所属的HEVC Advance专利池达成协议,小米在德国遭起诉侵权。面对指控,小米并未被动应诉,而是采取“主动无效挑战”策略,于2022年向国家知识产权局请求宣告涉案专利无效,最终在2025年7月获最高人民法院终审支持,认定该专利因不具备创造性而维持无效状态。 此类纠纷频发,本质上是科技企业出海与全球专利格局碰撞的必然结果。美国成熟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与复杂的诉讼环境,使其成为专利纠纷高发地,而标准必要专利池许可政策重叠、费率不一的乱象,更让企业陷入“合规困境”。尤其像SOTAT这类专注专利运营的企业,常被诟病为“专利流氓”(NPE),通过起诉获利而非实际生产,成为科技企业出海的常见障碍。 面对挑战,小米的应对策略已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破局。在与GE的纠纷中,其“专利无效挑战”策略直击要害,通过否定专利有效性从根源解决问题,为国产厂商提供了重要镜鉴。这种策略的核心在于精准打击专利漏洞——最高人民法院虽纠正了部分技术特征认定,但明确维持专利无创造性的结论,展现了司法对专利质量的严格界定。 对小米而言,专利诉讼既是风险也是成长契机。通过持续投入研发,小米已积累数万项全球专利,为应对纠纷奠定基础;而每一次诉讼应对,都在完善其知识产权布局逻辑。从德国法庭到美国法院,从标准必要专利到产品功能专利,小米的维权实践正在构建一套可复制的出海合规体系。 这场专利博弈更折射出中国科技企业的集体成长。在全球化竞争中,专利不再是单纯的技术保护工具,更成为市场竞争的战略筹码。小米的经历证明,面对海外专利诉讼,企业既要通过主动法律策略维护权益,更要以持续研发投入构建核心专利壁垒。 未来,随着小米在智能硬件、汽车等领域的深入布局,知识产权纠纷或仍将伴随其出海之路。但从与GE的胜诉到对SOTAT诉讼的潜在应对,小米正以实践证明:唯有将技术创新与法律智慧相结合,才能在全球专利博弈中站稳脚跟,为中国科技企业的全球化征程点亮路标。

0 阅读:60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31

用户10xxx31

3
2025-10-13 13:59

一方有难八方点赞!老美狠起来连自己人都搞[滑稽笑]

啊啸扬看汽车

啊啸扬看汽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