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来自德国的消息! 10月13日,德国总理默茨出席埃及主办的“沙姆沙伊赫和平峰会”,此行的主要目的是推动停火和人道主义援助进入加沙。 默茨此行并非巧合,而是德国经过缜密算计后作出的外交表态。 随着以军在加沙展开大规模行动,以色列方面称“消灭哈马斯的阶段”已经开始,但据联合国最新数据显示,以军行动已导致加沙超过4.2万人死亡,民众对以军行动的反对声在德国国内几乎盖过了所有声音。 根据德国《明镜》周刊和德国电视一台于2024年6月发布的民调数据显示,反对以军行动的人占61%,支持以军行动的人仅占27%,而这组数据在2023年11月时,反对以军行动的人仅占31%,支持以军行动的人还占49%可见,仅仅过去半年时间,德国民意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德国民意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德国政界的态度。在默克尔执政期间,她一直奉行“价值观外交”,对以色列抱有几乎无限制的支持,以军不论在加沙采取什么行动,德国当局基本上都是闭口不言。 即便如此,德国当局也从未与以色列在外交上断绝过关系,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双边关系。 如今,默茨执政仅两年时间,就面临着要与以色列“断交”的局面,为避免德国在欧洲“孤立”以及与以色列关系的“断交”给德国带来经济损失,他只能高调介入这场由埃及主办的国际调停会议,并且不得不做出让步,允许包括哈马斯在内的巴方代表参与会议。 这场峰会的主要目的是推动停火与人道主义援助进入加沙,而不是讨论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之间其他任何问题,但默茨此行仍然迫于民意压力而作出强硬表态,称以色列有权保卫自己,并重申德国对以色列的“安全保证”不变,这一表态明显是为了安抚国内支持以色列的人群。 德国此行高调表态,不仅是为了避免民意孤立与经济损失,也是为了响应民意,更是为了在与法国争夺领导地位之际,向外界展示德国作为欧洲第一大国的领导地位。 在默茨高调介入这场由埃及主办的国际调停会议之前,以军已与埃及方面达成了默契停火协议,在加沙实施大规模人道主义援助,此次会议的召开并未能推动加沙停火与人道援助进入新阶段。 因此我觉得这场峰会能否取得成果也备受外界质疑。 这场峰会被外界解读为德国经过精心算计后的外交表现,并不意味着德国在对以色列问题上的立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读者朋友你们怎么看?欢迎来评论区聊聊!
就在刚刚, 来自德国的消息! 10月13日,德国总理默茨出席埃及主办的“沙姆
旺旺小幸运
2025-10-13 11:37:21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