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杀害我党300多条人命的杨虎,登上了天安门,参加开国大礼,令所有人想不到的是,在1959年他又被判了死刑,这是为何? 杨虎的名声,是从枪声里打出来的,陈炯明叛乱之时,广州城内杀机四伏,就是这个杨虎,一把掀翻桌子,手持双枪,拉起两百号人,硬生生从叛军中为孙中山开出一条血路。 二十多年后,这把枪再次上膛,保护的对象却换了人,1945年重庆谈判,毛主席的安全负责人,正是杨虎。 他穿着便衣,亲自在车队末尾持枪压阵,有人不解,他只撂下一句:“我守谁,是我决定的。” 这话,算是把他自己看透了,保护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保护这个动作能换来什么。 解放战争末期,他又用自己的权力,调开警察、更换哨兵,暗中放走了张澜、罗隆基等民主人士。 杨虎的手枪指向的,永远是未来的权力中心,对他来说,每一次扣动扳机,都是一场对时局的豪赌。 1927年的上海,血雨腥风,作为蒋介石的拜把兄弟,杨虎是四一二政变最快的那把刀,他手里的清洗名单,就是他用墨水写下的投名状。 街口水沟里躺着臂戴袖章的尸体,面对质问,他冷漠地回应:“现在是我们说了算。” 这支笔,写下别人的死亡和自己的上位,他坚信,追随胜利者,就必须用最狠的手段斩断过去。 可当他自以为能和权力平起平坐时,这支笔又开始描画自己的野心,1936年,他在西湖边盖起豪华别墅青白山居,这种僭越彻底惹恼了蒋介石,直接将他一撸到底。 这支笔,不仅划破了他和蒋介石的兄弟情,也为他后来的再次择主埋下伏笔,最终,还是这支笔,为他的人生写下了句号。 新中国待他不薄,可他因为没当上政协委员就心生怨恨,1956年,他再次拿起笔,写下了一封致命的密信。 信里,他向台湾建议,由台军从南、日本从北夹击大陆,他自己做内应,还附上了一份潜伏名单。 这封信,是他一生投机逻辑的最后一次疯狂复刻,可惜,他完全算错了时代,1958年的法庭,成了杨虎最后的舞台。 他穿着整洁的中山装,口袋里还插着钢笔,像个局外人,他拒不认罪,辩称:“我没叛国,我只是在准备未来的中国。” 这像一个老演员,沉浸在自己的剧本里,坚信自己还是那个能左右历史的棋手,他没意识到,剧本早就换了。 在新中国,个人英雄主义的手枪和阴谋诡计的钢笔,都失去了意义,当公安人员找上门时,他脱口而出:“来得真快。” 那一刻,他或许才第一次明白,自己的算盘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速度了,他的判决极具讽刺意味,死缓改无期,后来监外就医,最终病逝于医院,走得悄无声息。
最近《沉默的荣誉》热播,让吴石将军的故事火了。可很少有人知道,和他一样藏在国民党
【11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