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爷爷今年82了,看新闻里说涝灾,他就念叨:"这雨,跟1964年那天杀的一模一样

秋岭红叶 2025-10-14 07:46:01

我爷爷今年82了,看新闻里说涝灾,他就念叨:"这雨,跟1964年那天杀的一模一样! 简单一句话,却藏着一代人对抗天灾的苦与韧。 爷爷总说,那年立秋后雨就没断过,田里的水积得能划船,谷子秆泡得发烂,鱼在庄稼地里窜来窜去; 地窖里的地瓜全烂了,酸臭味混着酒味飘满全村;最愁人的是没柴火,只能把刚冒芽的高粱杆当柴烧,炒出来的谷子又苦又涩,可全家还是吃得一粒不剩。 为了保住村子和仅存的庄稼,全村人不分昼夜地挖河道,男人们光着膀子用铁锹挖,女人们挎着篮子往外挑泥,老人小孩也帮忙递工具,饿了啃口干窝头,累了就坐在泥地里歇两分钟,硬是靠人力扛了一个多月。 如今再遇涝灾,早已今非昔比。精准的天气预报提前几天就预警,抽水机、排涝泵开足马力抽积水,耐涝的玉米品种比当年的谷子扛造得多,政府还组织人员上门帮忙抢收。可看着新闻里倒伏的庄稼,爷爷还是会叹气:“科技再厉害,天灾面前人还是得敬畏。” 这么多年,抗灾的工具从铁锹篮子变成了机械装备,预警从“看天吃饭”变成了精准预报,可不变的是中国人面对灾难的硬气——当年靠手挖肩挑能扛过去,如今有科技助力,更没有跨不过的坎。你家里长辈是否也讲过过去抗灾的故事?

0 阅读:14
秋岭红叶

秋岭红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