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外贸委员会正式宣布,对来自中国的不锈钢冷轧板,将继续以903.48美元/吨的

康安说历史 2025-10-14 11:48:26

巴西外贸委员会正式宣布,对来自中国的不锈钢冷轧板,将继续以903.48美元/吨的标准征收反倾销税,征期足足五年。 早在 2012 年 4 月,巴西就盯着中国、韩国、德国等八个国家和地区的不锈钢冷轧板下手了,第一轮调查折腾到 2013 年,最后给中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定了罪,开征反倾销税。 2018 年搞第一次日落复审,结果是接着征五年,现在 2025 年又来一遍,说白了就是铁了心要把这道门槛焊死在那儿。 这 903.48 美元 / 吨的税到底有多狠?看看 2023 年的数据就知道,中国钢材出口的平均单价才 936.8 美元 / 吨,这税几乎快赶上一整吨钢材的均价了,相当于给中国产品凭空加了近一倍的成本。 更有意思的是,巴西对中国台湾地区收的税是 93.36 到 504.12 美元 / 吨,悬殊这么大,明摆着就是针对性十足。要知道 2023 年中国对巴西的钢材出口增幅可是超过 60% 的,在巴西 75% 的亚洲不锈钢进口里,中国产品占了不小的份额,这么猛的竞争力,让巴西本土企业根本扛不住,只能找政府求救。 这次申请发起调查的就是巴西本土企业 Aperam Inox América do Sul S.A.,说白了就是自家生意被抢了,得找个 “倾销” 的由头把对手挡在门外。 其实这已经不是巴西第一次对中国不锈钢产品动手了,2025 年 7 月他们刚对中国的圆形焊接奥氏体不锈钢管续征了五年反倾销税,税额高达 1340.52 美元 / 吨,涉案的贸易额就超过 1.3 亿美元。 这套路一模一样,都是先调查再征税,到期了就搞日落复审续期,把临时措施变成长期壁垒。究其原因,还是中国不锈钢产业的实力太能打了,2024 年全球不锈钢粗钢产量 6260 万吨,中国一家就占了 3944.1 万吨,同比还涨了 7.5%,这种产能规模带来的成本优势,巴西本土企业根本没法比。 巴西自己的不锈钢产量在 2024 年第四季度才 195.4 万吨,环比还降了 3.7%,实力悬殊摆在这儿,不靠关税保护,本土钢厂恐怕早就撑不下去了。 更值得说道的是,这种贸易保护其实是笔糊涂账。巴西一边把 70% 以上的大豆和铁矿砂都卖给中国,靠着初级产品赚得盆满钵满,2024 年前 10 个月中巴贸易额都涨到 1.14 万亿元人民币了;另一边却在工业制成品上处处设卡,除了不锈钢,之前还对中国的钢板加征过进口关税,冷轧不锈钢卷的关税早就提上去了。 这种矛盾操作其实很吃亏,巴西的制造业需要不锈钢冷轧板这种原材料,加税后成本涨了,最后还是本土企业和消费者买单。就像土耳其之前加征钢材关税,结果本土钢厂成本没降下来,反而从净出口国变成了净进口国,最后还是得依赖进口,只是换了个更贵的渠道。 从规则层面看,巴西这套操作其实就是钻了 WTO 反倾销协议的空子。协议里说倾销是出口价低于正常价值,可这个 “正常价值” 怎么算全凭进口国说了算,很容易被拿来做文章。 中国企业其实是靠着全产业链优势和规模效应才有的价格竞争力,不是什么恶意倾销。2023 年人民币对巴西货币贬值 2%-4%,进一步放大了价格优势,但这都是市场规律作用的结果,根本算不上倾销。 可巴西不管这些,只要本土产业受损了,就把帽子扣过来,这种做法其实连他们自己人都未必真信,毕竟 2019 年第一次复审时,他们就取消了对德国、韩国等国的征税,唯独盯着中国和中国台湾地区,这针对性再明显不过了。 有意思的是,中国其实也在应对这类贸易保护,2025 年 6 月商务部就对欧盟、英国、韩国和印度尼西亚的不锈钢钢坯续征了反倾销税,税率最高达 103.1%,这算是以其人之道还治。 但对于巴西来说,这种保护政策其实是饮鸩止渴,2024 年全球不锈钢产能还在增长,欧洲、美国都在扩产,巴西靠着关税把中国产品挡在门外,反而可能给其他国家的产品腾出市场,最后自己的产业还是得不到真正的发展。 而且中国企业也在想办法应对,要么转向其他市场,要么调整出口结构,2023 年中国不锈钢出口虽然降了 9.1%,但特钢出口涨了 16.5%,总能找到新的突破口。 说到底,巴西这波续征反倾销税,本质上就是本土产业竞争力不足的无奈之举,用五年的时间换个喘息机会。 可中国不锈钢的产能和技术优势摆在那儿,全球市场的需求也实实在在,就算巴西关上门,中国产品还能卖到印度、阿联酋这些地方,2023 年对这些地区的出口增幅都超过 60%。 倒是巴西自己,一边享受着中国巨大的初级产品市场,一边在工业领域搞保护,这种一边赚钱一边设卡的操作,长期来看反而会拖累自身的产业升级,毕竟没有竞争压力,本土企业也很难有动力去提升技术、降低成本,最后可能还是摆脱不了依赖进口的命运,只不过花的钱更多了而已。

0 阅读:1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