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美国媒体把事实公开,还不知道要有多少国人被蒙在鼓里。事实透露了一个惊人真相,那就是如今的中国,已经在电磁领域里超越了美国,从侧面反映出如今的美国媒体,对中国军事有多么的关注。 先说说最直观的差距,美国福特号航母,号称全球首个用电磁弹射的,2017 年就服役了。结果呢?这弹射器跟个 “病秧子” 似的,平均每弹射 272 次就坏一次,修一回得花半年时间。 舰员都吐槽,每次启动系统,全舰电网就跟坐过山车似的,电压忽高忽低,雷达、导航时不时就黑屏。2024 年计划部署西太平洋,硬生生又推迟了,就是因为弹射器掉链子。 再看福建舰,2023 年刚曝光弹射测试,2025 年就完成了歼 - 35、歼 - 15T、空警 - 600 三种飞机的弹射起降。 最狠的是,陆地测试时连续弹了 56 次都没出问题,故障率还不到福特号的零头。简单说,美国的弹射器是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咱们的是 “随叫随到不偷懒”。 为啥差别这么大?说白了就是 “技术路线” 走得不一样。 美国选了个麻烦的法子:用飞轮储能。就像给航母装了个超大号陀螺,弹射前先让陀螺转起来存能量,弹射时再让陀螺发电。 可这陀螺转速太快,零件特容易坏,每次能量转换还浪费不少电,效率只有 70% 左右。更坑的是,他们还把四个飞轮绑一起,一个坏了整组都歇菜,简直是给自己挖坑。 咱们走的是另一条路:用超级电容储能。这玩意儿就像个 “超级充电宝”,充电快、放电猛,还没啥易损零件。 充放电效率能到 98% 以上,而且就算一个电容模块坏了,其他的照样干活,根本不影响整体使用。马伟明院士团队早就把这技术攻克了,等于直接跳过了美国踩的坑。 这差距还不止在航母上,中国已经把电磁技术玩出了 “组合拳”。 2024 年初曝光的 076 型两栖攻击舰,居然也装了电磁弹射。这船吨位虽比福建舰小,但能搭歼 - 35 和无人机,往南海一停,就能罩住 800 公里的防空圈。而美国的两栖舰,只能用短距起飞的 F-35B,载弹少、航程短,跟咱们比差了一大截。 更厉害的是弹射效率。福特号理论上每分钟能弹一架飞机,实际根本做不到。福建舰在海试时,创造过 24 小时弹 60 架次的纪录,平均不到 45 秒就一架,比辽宁舰的效率高了 3 倍。这意味着真有情况,咱们能更快派出战机,抢下主动权。 美国的盟友早就慌了。日本《读卖新闻》盯着福建舰的歼 - 35 看,发现机翼下的导弹能打 150 公里,比日本 “出云” 号航母上的 F-35B 射程还远。急得日本赶紧加了 10 亿人民币预算,专门搞 “反电磁干扰”,其实就是怕打不过。 澳大利亚实在的很,之前跟美国说好买弹射技术改自己的军舰,结果看了福建舰的视频,直接宣布 “项目暂停”。明摆着是觉得美国的技术落后了,不想花冤枉钱。 可咱们国内还有不少人蒙在鼓里,总觉得 “中国海军技术不如美国”。其实早不是这么回事了。 美国福特号花了 130 多亿美元,造了快 20 年还不靠谱。咱们福建舰造价才 60 亿美元,5 年就完成了弹射测试,成本省了一半还多。 关键的是,从超导导线到控制芯片,咱们的电磁弹射系统全是自己造的,不怕别人卡脖子。美国呢?还得从日本买超导材料,从德国买功率模块,供应链一断就歇菜。 现在再看美国媒体的报道,与其说是 “关注”,不如说是 “焦虑”。他们怕中国老百姓看清真相,更怕美国自己人知道:曾经的 “技术老大”,在电磁领域已经被追上甚至超越了。 所以别再被老眼光骗了。福建舰的弹射视频不是 “炫技”,是咱军工实力的缩影。从航母到两栖舰,从弹射器到超级电容,中国的电磁技术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优势。 那些觉得 “中国还在追赶” 的想法,早该更新了 。
中国武器下一个需要实战检验的,很可能就是能不能击落美国的F-35隐身战机,眼下来
【3评论】【2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