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的制裁之下,部分国际芯片巨头无法向中国出口芯片;在中国的制裁之下,这些国际

古今知夏 2025-10-14 17:51:03

在美国的制裁之下,部分国际芯片巨头无法向中国出口芯片;在中国的制裁之下,这些国际芯片巨头也无法向美国供应芯片。基于此逻辑,中国芯片企业获得了追赶的时机,而部分国际芯片巨头则步入黯淡时期。 事情得从 2022 年说起。美国觉得高端芯片技术得攥在自己手里,就联合荷兰搞起了封锁:最先进的 EUV 光刻机,一台都不许卖给中国。白宫当时拍着胸脯说,这样一来,中国 5 年都造不出高端芯片。 可他们没算到,芯片这东西,再高级也得靠 “土”—稀土。荷兰 ASML 的 EUV 光刻机是全球最牛的,但机器里控制激光轨迹的永磁体,必须用中国的镝和钕这两种稀土,而且全球 95% 的高纯度加工技术都在中国手里。 2025 年中国新规一落地:含这些稀土的零件,出口得先审批。ASML 立马傻了眼,原本 45 天就能交货的零件,现在要等 3 个月,仓库里的光刻机堆着发不出去,股价一天就跌没了 500 亿人民币。 以前 ASML 仗着技术垄断,对中国市场挑挑拣拣,现在不得不低头。为了拿到稀土零件,他们不光在中国大陆建了维修中心,还把藏着掖着的设备校准技术,偷偷开放了一部分。说白了,要是设备坏了都得运回欧洲修,光运费就亏大了,更别说眼睁睁看着中国晶圆厂的订单被别人抢走。 美国自己的企业最惨。陶氏化学以前靠卖光刻胶给中国赚得盆满钵满,这是芯片制造的关键材料。可封锁后,对华出口直接跌了 37%,仓库里的光刻胶堆成了山。 更让他们崩溃的是,中国企业很快就拿出了国产替代产品,在 28 纳米芯片上一试,效果和陶氏的差不了多少,价格还更便宜。 还有美国的应用材料、泛林集团这些设备巨头,以前中国工厂的订单排到半年后,现在订单少了近一半。中微公司的国产刻蚀机趁机上位,不仅价格低 15%,维修师傅随叫随到,比进口设备的售后快 3 倍。长江存储干脆把生产线全换成了北方华创的设备,泛林集团的财报里满是 “营收连续下滑” 的无奈。 谁也没想到,美国的封锁,反倒逼出了中国的 “破局妙招”。咱们没搞简单的报复,而是让国内企业抱团取暖。华为海思、地平线这些设计芯片的公司,把 70% 的订单都给了中芯国际。 订单多了,中芯的技术进步得飞快,14 纳米芯片的良率从 80% 提到 87%,快追上台积电了。更妙的是,生产中攒的经验还能反哺设备厂 , 上海微电子根据中芯的反馈,把国产光刻机的速度提了 12%,精度误差比头发丝还细。 还优化了个 “搭积木” 的绝招,就是 Chiplet 技术。简单说,就是把多个普通的 28 纳米小芯片拼在一起,性能能达到 14 纳米芯片的 90%,成本却省了 40%。 这一下就绕开了对高端光刻机的依赖,华为、寒武纪的 AI 芯片全靠这招量产。连台积电都承认,中国在这方面的专利数涨得飞快,有些技术还反超了。 说一组数据:2022 年的时候,10 台半导体设备里只有 1 台是国产的,现在快有 4 台了。刻蚀机、清洗设备的国产化率都超 40%, 连高铁的 “心脏” IGBT 芯片,咱们都能自己造了 —以前得花 3 倍价钱买国外残次品,现在中车株洲所的青年团队不仅造了出来,还比国外的更节能。 反观那些国际巨头,在中国的营收占比平均从 35% 跌到 22%。ASML 为了拿到稀土,开始跟中国企业一起研究零件回收;中微公司的刻蚀机,第一次进了台积电的备用生产线。 这场芯片大战到现在,答案已经很明显了,美国定的 “规矩”,终究没能拦住中国芯片的成长。全球芯片的新秩序,就从这些反转里,慢慢成型了。

0 阅读:2

猜你喜欢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