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宣布了 10月11日,加拿大地方政府要求取消对中国电动汽车关税。加拿大马尼托巴省省长基纽致信加拿大总理卡尼,要求联邦政府取消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的100%关税。 马尼托巴省为何突然提出这样的诉求呢?这得从一场看不见硝烟的贸易战说起。去年 10 月,加拿大跟随美国和欧盟脚步,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 100% 关税,认为这样能保护本国汽车产业。但让加拿大没想到的是,中国迅速采取反制措施,对加拿大油菜籽、猪肉等农产品加征高额关税。这招直接击中了加拿大农业大省的 “七寸”。 作为加拿大重要的农业省份,马尼托巴省和萨斯喀彻温省的经济严重依赖农产品出口。数据显示,萨斯喀彻温省 8 月份对华油菜籽出口同比下降了 76%,而中国曾是该省第二大农产品出口目的地。马尼托巴省一家猪肉生产商每年因此损失高达 1900 万加元。 农业是这些省份的经济命脉,关税战让当地农民和相关企业苦不堪言。基纽省长在信中直言,加拿大的做法已经 “引发了一场双线贸易战,对加拿大西部造成了不成比例的影响”。 除了农业,普通民众的生活也受到直接冲击。关税实施后,中国电动汽车因价格过高退出加拿大市场。原本 5 万加元左右就能买到的中国电动车,加税后价格飙升至 8 万加元以上。而加拿大本土又缺乏低价电动车,导致消费者选择减少,购车成本大幅增加。 数据显示,2025 年第二季度,加拿大电动车销量同比下降 39.2%,插混车型微降 2.2%。没有了中国电动车的竞争,其他品牌的电动车价格也变得 “高高在上”,让很多想购买电动车的消费者望而却步。 更严重的是,这一政策还阻碍了加拿大的绿色转型进程。加拿大政府曾制定目标,到 2035 年新车销售全部为零排放汽车。但目前电动车普及率仅为 11%,关税政策让这一目标的实现更加困难。中国电动车在续航里程和智能驾驶方面领先欧美竞品 2-3 年,特别是在极寒天气性能上优势明显。在零下 40 度环境下,中国车型的电池衰减率比北美车型低 30%。没有了这些高性能的电动车,加拿大的绿色交通转型之路走得异常艰难。 既然关税政策对加拿大自身造成了这么大的伤害,为什么联邦政府还维持这一政策呢?因为,政治因素是重要考量。加拿大长期以来在外交上紧跟美国步伐,在电动汽车关税问题上也不例外。美国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加拿大为了维护与美国的关系,选择跟随美国的政策。尽管这一政策对加拿大自身利益造成损害,但在政治层面,加拿大可能认为这是维护与美国同盟关系的必要代价。 而且,加拿大国内产业利益的博弈也起到了关键作用。虽然农业省份深受关税战之苦,但加拿大的钢铁、铝材与汽车制造业却普遍支持对华关税。这些行业认为,关税可以保护本国产业,减少来自中国的竞争。联邦政府在制定政策时,需要平衡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省份的声音可能被忽视,而制造业的利益得到了更多关注。 政策调整也需要时间和过程。加拿大政府已经启动了对华电动汽车等商品附加税的审议程序,但这一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政府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国际贸易规则、国内产业影响、民众反应等。同时,与中国的贸易谈判也需要时间和耐心。中国驻加拿大大使王镝明确表示,如果加方取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中方也会对等取消对加方相关产品的关税。但谈判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双方的诚意和妥协。 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国内民众对电动汽车关税的态度正在发生转变。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只有 44% 的加拿大人支持该关税,大幅低于去年的 63%,反对者的占比已经从 27% 上升到了 47%。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关税政策的弊端,希望政府能够做出调整。 目前,加拿大政府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继续维持关税政策,将继续损害本国农业和消费者的利益,阻碍绿色转型进程;而取消关税,则可能缓解贸易战的紧张局势,为中加经贸关系重回正轨创造条件。正如基纽省长所说,加拿大的贸易政策必须在长期的产业目标和国家安全,与当前的经济现实以及发展加拿大各区域经济的国家责任之间取得平衡。 在全球经济相互依存的今天,贸易保护主义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中加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加强合作才是双赢的选择。加拿大如果能够尽快取消对华电动汽车不合理关税,不仅符合加拿大自身利益,也将为全球多边贸易体制注入正能量。我们期待加拿大政府能够顺应民意,做出正确的决策,推动中加关系朝着更加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美专家对我们进行警告,美专家表示,中国政府已养成了一个危险的新习惯,即低估美国的
【530评论】【18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