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韩企掏出215万亿“援美”,被中国商务部直接拉黑。 10月14日,

文史充点站 2025-10-15 00:00:45

中美贸易战,韩企掏出215万亿“援美”,被中国商务部直接拉黑。 10月14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将韩华海洋株式会社的5家美国子公司列入反制清单,禁止中国境内的组织和个人与这些公司进行交易和合作,这项措施的出台,与美国近期针对中国造船业发起的301调查直接相关。 韩华海洋的前身是韩国大宇造船,曾经是全球排名第一的液化天然气船制造商,但随着中国造船企业崛起,大宇造船出现经营困难,最终在2022年被韩华集团收购重组,成为韩国三大造船企业之一。 商务部在公告中明确指出,这些美国子公司协助和支持了美国对中国海事、物流及造船业的301调查,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此次反制措施与美方的歧视性措施同步于10月14日实施。 从公开信息看,韩华海洋近年来在美国造船市场投入巨大,今年8月,韩国造船企业宣布将向美国造船业投资1500亿美元,约合215万亿韩元,用于建设船厂和培养人才。韩华在这个计划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具体来说韩华花费1亿美元全资收购了美国最大的费城造船厂,并投入大量资金对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为了提升美国工人的技术水平,韩华从韩国派遣了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在现场进行实操培训。 韩华的业务范围不仅限于商船建造,该公司已经承接了至少3艘美军大型补给舰的维修项目,正式进入美国军工造船领域,这意味着韩华不只是帮助美国恢复民用造船能力,还直接参与到了美国海军装备的维护体系中。 这次反制措施对韩华的实际影响不容小觑,造船业是一个高度依赖全球供应链的产业,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造船设备生产国,从龙门吊这样的大型起重设备,到各类精密仪器和零部件,中国制造在全球造船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失去与中国市场的交易机会,意味着韩华在美国的造船项目可能面临设备采购和供应链配套的困难,虽然理论上可以寻找其他供应商,但成本和效率都会受到影响,项目进度也可能因此延缓。 从更大的背景看,全球造船业格局近年来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造船企业在技术水平和产能规模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2023年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这下韩华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想抱美国大腿,结果中国市场的大门“哐当”一声关上了,它那几家美国子公司造军舰、修补给舰,明显是帮着美国来对付我们,中方这波反制又快又准,干得漂亮!要我说这就是在明确告诉那些想“两头通吃”的企业:想赚中国的钱,就别背后捅刀子。 ” “韩华这次亏大了!它可能觉得在美国投资1500亿美元是笔大买卖,但没想到会被直接拉黑,造船离不开中国的设备,比如那些大型龙门吊。现在被禁止和中国交易,它的供应链肯定要出大问题,生产进度必然受影响,为了讨好美国,丢掉庞大的中国市场,这生意经怎么算都亏了。 ” “这事儿也给所有跨国企业提了个醒: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风险极高,韩国企业这次冲得太前了,成了“出头鸟”,中韩贸易额每年有3000亿美元左右,产业链深度绑定,如果因为个别企业跟风站队而影响了整体合作氛围,对谁都没好处,希望其他企业能看清形势,别再做这种得不偿失的事儿了。” “看看现在的全球造船业格局,中国已经拿下了全球超过60%的新船订单,这是实打实的实力,美国自己的造船业萎缩得厉害,年产值还不到180亿美元,所以才想通过301调查这类手段来打压中国,韩华以为帮美国就能压制中国发展,实在是打错了算盘。” “中国造船业这些年在供应链自主可控上进步很大,很多关键部件都能自己生产,反制更有底气。 ” 中方这次明确表态了:打,我们不怕;谈,我们欢迎。接下来就要看10月底的APEC峰会,中美会如何互动了。 大家怎么看韩国企业这种“选边站”的行为?你认为中国这次的反制措施,能否有效警示其他可能跟风站队的企业?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信源:第一财经

1 阅读:139
文史充点站

文史充点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