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一位82岁的老奶奶来到重庆白公馆,她走到一张男子的照片下,突然停下脚步,眼泪婆娑地来回抚摸照片,哭着说道:“我来看你来了!” 麻烦看官们右上角点击一下“ 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9年冬天,重庆的空气里还带着点雾气,白公馆的大门缓缓打开,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慢慢走了进去。 她脚步不快,手里紧握着一个小布包,直到展厅的尽头,她突然停住,眼前是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的男人眉目清朗,神情坚定。 她的手颤抖着伸出去,轻轻抚摸那张熟悉又陌生的脸,眼泪一串串滑下来,她哽咽着说:“我来看你来了。”那一声仿佛穿透了五十年的时光。 这位老奶奶叫姜绮华,眼前的男子是她年轻时的丈夫——许晓轩,那一年她八十二岁,他已经离开半个世纪。 1916年,许晓轩生在江苏江都,家境不好却是个倔小子,别人打弹珠,他在抄书,别人想着混口饭吃,他琢磨怎么让中国人不被人欺负。 后来在钱庄做学徒时,认识了进步青年陈世德,从此接触到了新的思想,那时候的他虽然口袋空空,但心里有了光。 十九岁那年,母亲替他定了亲,新娘是隔壁镇上一个识字的姑娘姜绮华,两人婚前没说过几句话,婚后却意外地投缘。 他讲革命,她听得入神,还能帮他抄材料,那时的他们虽然家里连一盏像样的灯都没有,却觉得日子亮堂堂的。 可好日子没多久,1937年抗战爆发,许晓轩去了无锡一家铁厂当会计,后来加入了共产党,白天算账晚上散发传单,成了工人眼中的“有主意的人”。 妻子在家带孩子,他却总在外奔波,1940年春天,他出门去重庆大溪沟开会,临走时还笑着说晚上回家,谁也没想到那是最后一次! 叛徒出卖,他被特务抓走,从此消失在黑暗的监狱里,那时女儿才八个月,姜绮华起初还抱着希望,每天往门口张望,后来连信都断了,她哭着病倒在床上。 日子一天天过去,直到1947年,她终于收到丈夫的一封信,那是他从白公馆狱中偷偷写出的,信纸发黄,字迹工整。 他说:“少记挂我,多关心孩子,把希望放在她身上,我是身不由己的人。”短短几行却让她哭了一整夜,那是他在世间留下的唯一回音。 在白公馆的那些年,许晓轩过得极苦,牢房阴暗潮湿,脚上拷着沉重的铁镣,可他仍没放弃希望,看守让犯人到院子劳动,他就在墙角松土、种下一棵石榴树。 别人笑他傻,他却说等到树开花的时候,国家也该见光了,每次放风他都蹲在树旁,给它浇水,用手指掸去灰尘,那棵树是他在黑暗里惟一能掌控的生命。 1949年11月,重庆解放在即,白公馆却响起了枪声,国民党特务在逃亡前疯狂屠杀在押的共产党人。 许晓轩被推到院子里,面朝枪口没有退缩,他高声喊道:“请告诉党,我做到了党教导我的一切!”那一年他才三十三岁! 噩耗传到上海时,姜绮华几乎晕过去,她没能去重庆,也没能见到遗体,后来靠绣花维持生活,独自把女儿养大。 别人劝她改嫁,她摇摇头,说:“他还在我心里。”这一守就是一辈子。 女儿许德馨也很争气,长大后考上大学,成了农业科研人员,之后又进入中国福利会工作,她常说父亲没见过新中国,她要替他看看这片土地,母亲听了只是笑,眼角的皱纹在光里发亮。 让我们向革命前辈们致敬,向英烈们致敬!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1999年,一位82岁的老奶奶来到重庆白公馆,她走到一张男子的照片下,突然停下脚
叁号知识局
2025-10-15 21:13:0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