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与默克达成“神秘交易”:84%药价折扣背后暗藏选举算计?

小小白观天下 2025-10-17 17:40:44

就在刚刚 特朗普突然宣布了 10月17日,今天特朗普搞了个大动作,和德国默克公司达成了协议,默克把部分生育药物的价格降下来,换美国政府不给它加潜在的关税。 特朗普与默克的这份协议看似双赢,但仔细琢磨却让人心生疑虑。默克承诺在IVF治疗周期中同时使用三种疗法时提供高达84%的折扣,可具体到每种药物能降多少,至今仍是个模糊的数字。更让人困惑的是,白宫宣称的"796%降价"究竟是如何计算的?这种夸张的数字游戏,难免让人怀疑其中是否暗藏玄机。 看着这些光鲜的折扣承诺,不禁想起特朗普此前对药企的多次施压。七月份那场声势浩大的"60天内降价"通牒,最终不也是雷声大雨点小?药企股价短暂波动后,普通患者几乎没感受到实质性的价格变化。这次与默克的协议,会不会又是故技重演? 说到雇主提供的生育福利,这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文字游戏。政策完全基于自愿,没有任何强制约束力。数据显示,目前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大型企业提供IVF保障,小企业主们面对额外支出时,恐怕更难有积极性。那些最需要帮助的普通工薪阶层,可能反而成为被遗忘的群体。 1.5万美元的单次治疗费用,即便药物价格有所下降,对大多数美国家庭而言仍是沉重负担。更现实的是,IVF治疗往往需要多次尝试,累计费用可能高达数万美元。默克的降价承诺要到2026年才能落实,这对正在与生育时钟赛跑的家庭来说,实在是太过漫长的等待。 特朗普自称"IVF之父"的豪言壮语犹在耳边,但政策的落实却总是步履蹒跚。从五月签署行政令到如今十月才有所行动,这份迟来的"诚意"难免让人怀疑其动机。在选举季推出这样的政策,究竟是为民谋福利,还是为选票造势? 协议中默克承诺为低收入群体提供额外折扣,这个举措值得肯定。但问题在于,收入低于联邦贫困线550%这个标准设置得过高,可能导致真正需要帮助的中等收入家庭被排除在外。政策的善意能否精准送达目标群体,还需要更细致的设计。 放眼长远,默克计划在美国建立IVF药物生产线确实是个好消息。这不仅有助于稳定供应链,还可能带动行业竞争,最终促使价格回归理性。但这一切都需要时间,而对那些正在经历生育困境的夫妇来说,时间恰恰是最宝贵的。 特朗普的这番举措确实打开了一个突破口,但要说真正解决IVF治疗的可及性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药价只是这个复杂拼图中的一小块,保险覆盖、医疗体系、收入水平等因素同样重要。只有当这些环节都得到改善,试管婴儿技术才能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960

猜你喜欢

小小白观天下

小小白观天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