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经过很多人点播之后,也算是理解了大电池增程/混动了。
这东西先不用从成本、增程器闲置率的角度考虑,单纯说用户需求,用户想要的是啥?
纯电的用车体验、纯电的续航能力、纯电的用车成本和没有续航/补能焦虑的产品。
其实理想 ONE 为什么能爆,就是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前是小两百多的纯电续航,让有家充的人可以获得纯电的用车体验和成本,同时跑长途能加油没有里程焦虑。
随着时间的发展,大家的需求路线没有变,只是变本加厉了。
以前是 2 天一冲,后面电池加到 50+ 度了,可以 4 天一充了,但是大家还不够,还希望做到 7 天一冲,甚至小长途也能用纯电。
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吐槽现在的增程充电太频繁,吐槽高速上增程车充电。
面对这种需求,电动脑子的人就会说,你为啥不直接买纯电?其实这些人买纯电体验一定是更好的。
但是你不能把你觉得充电已经很方便了,没有里程焦虑的,这种想法强加于人,豪华不就是冗余么,增程器就是一个冗余的配置。
YU7 为啥能成?之前很多人分析下来不就是没有爹味嘛,你要啥就给啥,大电池增程也是这个逻辑。
这里要感慨一下的是零跑的速度是真快,2020 年左右 C11 出来的时候,有一波转增程的风头,零跑是最快的一个。
现在大电池增程的势头起来了,很多品牌还在 50、60 度纠结,零跑 D19 来了,直接给你 80.3 kWh,纯电续航干到 500 km,也是最快的一个。
再说成本这事儿,电池接近纯电动车了,还有一套增程系统,成本确实会比以前的增程高很多,甚至比纯电更高,但这其实并不是啥问题,满足了你的既要又要,那卖贵点不是很合理么?多出来这部分就是在为多一种补能方式买单。
(当然是不是真的更贵也看最终定价)
不过随着纯电使用比例越来越高,增程比例越来越低,往后肯定是要在增程器这块想办法降本的。
D19 技术发布会上其实就提了一个很巧妙的思路,既然增程器的使用比例已经越来越低了,发电机也会长时间闲置,不如砍掉一个前电机,在需要四驱的时候让发电机驱动,一举两得。
零跑D19纯电500km刷新增程纪录大电池小油箱是不是增程的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