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再出重拳,比稀土还致命,万斯劝中国要冷静。10月9日,我国商务部已经决定,从

霁雾阙任 2025-10-18 10:59:12

中国再出重拳,比稀土还致命,万斯劝中国要冷静。10月9日,我国商务部已经决定,从下月8日开始,国产的人造钻石粒径≤50μm,必须要经过审批才能出口。     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在10月9号发布了公告,写得很清楚:从11月8号开始,国内生产的人造钻石里,粒径不超过50微米的金刚石微粉,以及50到500微米的金刚石单晶,出口前都得先申请许可,经过审批才能走。     这个消息一出,不光国内的企业炸开了锅,国际上也紧张了起来。     有人可能会问:“人造钻石不就是人工做的钻石吗?出口还得审批?能和稀土比吗?”     其实你别小看,这东西用处可大了。     除了做首饰,它在工业上是必不可少的材料:芯片光刻机用的高功率激光器,得靠高纯度金刚石来散热,芯片制造里用它来打磨晶圆,航天航空精密部件加工离不开它医疗器械里高端刀具也用它做材料。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这块的市场话语权很大。     河南商丘市柘城县的人造金刚石产量就占全球近一半,培育钻石的产能几乎占全国一半。     尤其是小颗粒的人造钻石,国内企业技术能力很强,连核心的触媒粉都能自主研发。     简单说,中国不仅产量大,技术也走在前面,这次出口审批,背后可不是随便管管,而是直接在关键材料上掌握主动权。     从2020年到2023年,美国买的钻石粉末里,有77%来自中国,如果只算芯片制造用的,那比例更夸张,高达99%。   以前大家都说“稀土是工业的维生素”,但人造钻石,这次真是掐在高科技的“命门”上。     其实工业级人造钻石,也叫金刚石,是芯片制造里必不可少的材料。   它导热又绝缘,性能比硅高得多,在5G、6G、量子计算这些新技术领域,几乎找不到替代品。   中国科学院的专家早就说过,金刚石可能是下一代芯片的“终极材料”。   现在,中国不仅能大规模生产,还能做高端薄膜。     像在金属铱基底上“长出”四英寸金刚石薄膜的技术,我们已经能实现了,这可是全球少数国家能做到的。     反观美国,本土几乎没有成规模的高端人造钻石产能。   所以一旦中国开始审批出口,美国的芯片厂就可能立刻“断粮”:生产线停、成本涨、订单乱,连军工用的高精设备都可能受影响。   荷兰的阿斯麦都得赶紧来中国谈供应,更别说英特尔、AMD这些厂了。     过去半年他们就不停催政府补贴,可再多钱,也堆不出一条成熟的产业链。     更关键的是这次管制比稀土还精准。   稀土,美国还能从澳大利亚、越南那儿凑点货,但人造钻石属于高技术门槛产业,不是说开个矿就能做的。   中国用了十多年时间,在“高温高压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上深耕细作,如今技术、产能都稳居世界第一。   商务部这次也说得很明确:这些超硬材料属于军民两用产品,实行出口管制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符合国际惯例,不针对哪个国家。   过去中国人造钻石的老问题是“低端过剩、高端缺货”,这次反而能逼出更健康的产业格局。     网上的评论也挺有意思。有人说:“以前老被卡脖子,这回终于轮到咱们掌握主动权了。”   说白了,美国一直拿半导体当“武器”,现在才发现自己的“材料短板”才是命门。     眼下距离正式实施也没几天,美国一边又加税、一边又想谈判,看得出真急了。   而中国的态度也很明确:该管的就管,依法依规执行,没什么可退让的。     这事其实给全世界提了个醒:科技竞争拼的不是嘴上的“创新”,而是完整的产业链实力。   谁能掌握核心材料和关键技术,谁才有资格在谈判桌上说话。   比稀土更厉害的,不是材料本身,而是那句老话,“你没有,我有。”   这次人造钻石出口管制,就是最直接的证明。     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极目新闻

0 阅读:45

猜你喜欢

霁雾阙任

霁雾阙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