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了聂曦烈士的事,心里真不好受。他1950年牺牲,可烈士证2006年才批下来,晚了56年。因为蔡孝乾叛变,他的入党文件被烧了,潜伏的事只有上级知道,加上两岸不通气,找证据太难,烈士评定又严,一直卡着。 56年啊,差不多是两代人的光阴。聂曦牺牲时才27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他的父母可能到离世都没等到一句“你儿子是烈士”的确认,这种遗憾想想都让人揪心。那些年里,他的家人或许还要承受旁人不解的目光,甚至要面对“身份不明”的尴尬,这份委屈和煎熬,比思念更磨人。 谁能想到,一份烈士荣誉的迟到,根源竟是叛徒的出卖。蔡孝乾作为当时地下党组织的关键人物,他的叛变不仅让无数潜伏同志暴露身份,更毁掉了许多人证明自己的唯一凭证。聂曦在执行任务时猝不及防地被捕,面对敌人的酷刑,他没吐露半个字,最终倒在血泊中,可证明他党员身份的文件,早已在叛徒的慌乱中化为灰烬。 两岸隔绝的岁月,成了求证路上最难跨越的鸿沟。聂曦的事迹被尘封在台湾的档案里,大陆这边既找不到人证,也拿不到物证。烈士评定有严格的标准,缺了关键材料,再多人的回忆和证明都显得苍白。那些为他奔走的人,或许一次次带着希望提交申请,又一次次被“证据不足”挡回来,这一等,就是半个多世纪。 还好,历史从未真正忘记英雄。2006年,随着两岸交流逐渐增多,尘封的档案得以重见天日,当年的目击者也慢慢浮出水面,拼凑出聂曦烈士潜伏、被捕、就义的完整轨迹。当烈士证终于送到他家人手中时,纸张已经泛黄,可上面的字迹却重如千钧,这是对英雄的迟来告慰,也是对正义的最终坚守。 我们总说“英雄无名”,可无名的英雄更需要被铭记。聂曦的故事不是个例,在革命年代,还有多少像他一样的潜伏者,牺牲后因为各种原因身份成谜,甚至被误解。他们用生命守护信仰,却没能在生前享受到荣誉,死后还要让家人漫长等待,这份亏欠,需要我们用永远的缅怀来弥补。 烈士证迟到了56年,但英雄的功绩从未褪色。聂曦用27岁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对党忠诚”,什么是“舍生取义”。那些为了信仰默默奉献、甚至付出生命的人,值得我们用一辈子去铭记、去感恩。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沉默的荣耀》刚刚播完,朱枫烈士的家属就把谷正文给告了。根据最新消息,朱枫烈士
【60评论】【5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