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公布一组数据:2024年全球卖出去的电动汽车里,差不多每10辆就有7

文史资鉴堂 2025-10-18 14:05:03

美媒公布一组数据:2024 年全球卖出去的电动汽车里,差不多每 10 辆就有 7 辆来自中国,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的全球占比直接冲到了 70.4%,四季度更是飙到 75%。   这数字一出来,欧美那边是真坐不住了,毕竟汽车工业可是他们喊了几十年的 “老牌强项”,如今被中国车企抢了风头,换成谁都得慌。   先说说欧洲的反应,那叫一个急火攻心。2024 年 10 月底,欧盟直接拍板,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 17.8% 到 45.3% 的反补贴税,还一下定了五年期限。   可有意思的是,这事儿连欧洲自己的车企都不乐意,德国车企带头游说政府反对加税。为啥?因为他们怕啊,一方面怕中国反过来加税,丢了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另一方面更怕跟不上中国的创新节奏,比利时有个研究员说得实在,中国电动车不光便宜,技术还更接地气,欧洲车企要是跟中国断了联系,连创新方向都摸不准了。   就像德国中国商会的调查显示,70% 的受访者都承认中国电动车在制造和开发上有创新优势,这话可不是随便说的。再看美国,表面上嘴硬,暗地里早就动了真格。   2024 年元旦刚过,美国就提高了电动车税收减免的门槛,规定想拿 7500 美元补贴的电动车,电池组件不能有中国造的,到 2025 年连锂、钴这些矿物都得避开中国供应。可这招根本不顶用,因为中国早就把电动车产业链攥得死死的。   全球动力电池 60% 的供应来自中国,装车量前十的企业里中国占了六家,市场份额加起来快 70% 了。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能跑 1000 公里,技术都授权给国际车企了;比亚迪光 2024 年研发投入就超百亿,插混车出口一年涨了 1.9 倍。   美国想绕开中国供应链,短期内根本找不到替代品,最后只能自己买单 —— 本土电动车成本涨了,消费者不买账,连他们自己的车企都开始放缓电动化脚步了。可能有人会问,中国车企咋突然这么牛?其实哪是突然,都是一步步熬出来的。   以前欧美总说中国 “抄作业”,现在反过来了: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安全性拉满,蜂巢能源的短刀电池刚出来就拿到宝马、Stellantis 的大订单,2025 年上半年海外出货量蹭蹭涨。   还有国内市场的倒逼,2024 年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都 38.4% 了,是美国的 4 倍、日本的 12 倍多,这么大的市场逼着车企不停升级技术、降成本。   更狠的是中国车企的出海速度。2024 年光新能源汽车就出口 128.4 万辆,插混车更是爆涨 1.9 倍,欧洲街头越来越多挂着 “中国制造” 的电动车。欧盟加税?中国车企直接去欧洲建厂,宁德时代港股上市募集的钱全砸在海外产能上;美国搞限制?   比亚迪、亿纬锂能就跟福特、戴姆勒搞合资,绕开政策壁垒。难怪有西方媒体说,现在不是中国车企要挤入欧美市场,而是欧美市场离不开中国车企了 —— 毕竟同样的价格,中国车续航更长、智能配置更全,消费者不傻。   欧美越是急着设壁垒,越说明他们慌了。德国大众 CEO 私下坦言,“我们和中国电动车的差距在拉大”;美国商务部长在听证会上抱怨,“中国车企的成本控制能力我们学不来”。   可光靠堵是没用的,中国新能源车已经连续 10 年全球第一,2024 年对全球新能源车增量的贡献度高达 93%,几乎撑起了全球市场的增长。就像中国商务部说的,贸易保护主义挡不住技术进步,最后只会害了自己的产业。   现在再看那些 “中国电动车靠补贴” 的谣言,简直站不住脚。欧盟自己的调查都没找到实质性补贴证据,最后加税只能找 “非市场导向” 的借口。   中国车企还在往前冲:2025 年 1-8 月动力电池出口又增长 30.3%,占总产量的 64.4%;比亚迪在欧洲的门店越开越多,连法国街头都能看到汉 EV 的身影。   欧美要是真不想被甩太远,与其花心思设壁垒,不如好好学学中国怎么搞产业链协同、怎么抓技术创新 —— 毕竟在新能源时代,靠堵路是追不上的。    

0 阅读:29

猜你喜欢

文史资鉴堂

文史资鉴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