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石将军牺牲后,他手下王正均和林志森第一反应不是逃命,而是赶紧把密码本撕碎泡烂冲下水道,防止情报泄露。 他们知道特务马上要来,自己肯定活不了,但只要文件毁了,其他同志就有机会活下来。整个过程俩人一声不吭,冷静得离谱。 说起来王正均和林志森,跟吴石不是简单的上下级关系——王正均是吴石的贴身副官,从大陆跟着到台湾,吴石的军帽、公文包从来都是他打理;林志森是机要秘书,专门负责收发加密电报,连吴石给大陆传情报的暗码本,都由他保管。1950年6月10日清晨,他们在办公室听到吴石在马场町遇害的消息时,手里还攥着刚译到一半的电报,窗外已经传来特务汽车的引擎声——他们比谁都清楚,吴石一死,特务下一个抓的就是他们,毕竟他们是离吴石最近、知道最多秘密的人。 王正均先摸出藏在办公桌夹层里的蓝色封皮密码本,手指因为紧张有点抖,却没耽误一秒,直接扯着封皮往两边撕。那密码本纸页厚实,撕第一下没扯断,他咬着牙用指甲抠着裂口,硬生生把整本本子撕成了碎条。林志森没闲着,转身冲进茶水间,把搪瓷缸里的剩茶倒了,接了满满一缸热水,端到办公桌前,俩人一起把碎纸往缸里扔。纸页遇水慢慢泡软,王正均还拿着铅笔杆在缸里搅,把没泡透的纸团戳散,就怕留下一点能辨认的字迹。 搅了足足有五分钟,直到缸里只剩一团糊烂的纸浆,林志森才端着缸子往卫生间跑。水管里的水流不大,他一边冲一边用筷子把粘在缸壁上的纸浆刮下来,连排水口的滤网都掀开,确认没有一点碎纸残留才罢休。整个过程里,他们没说一句话,只有撕纸的“刺啦”声、水流的“哗哗”声,还有彼此越来越重的呼吸——不是不害怕,是怕一开口就泄了气,更怕耽误时间,让特务赶在他们毁完文件前闯进来。 其实他们不是没机会逃。办公室后门通着小巷,只要翻过矮墙就能钻进居民区,特务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可王正均收拾吴石的公文包时,摸到了里面夹着的一张小照片——是之前在大陆,吴石跟地下党同志们的合影,照片上的人笑着比耶,背后是刚解放的县城城门。他当时就攥紧了照片,心里清楚:逃了自己能活,可密码本里记着十几位地下党联络员的暗码、三个还没暴露的联络点地址,一旦被特务搜走,这些同志全得遭殃。林志森也想过家里的老母亲,可他想起吴石之前跟他说的“干我们这行,命是党给的,得用在该用的地方”,就把“逃”的念头彻底压了下去。 没等他们把办公桌收拾好,办公室的门就被踹开,七八个特务举着枪冲进来,把他们按在墙上。王正均被按着头往桌面撞时,还下意识往茶水间的方向看——他在确认那缸纸浆是不是冲干净了。后来有特务在审讯记录里写,“二人拒不交代任何信息,即便用刑,也只说‘不知道’”,直到最后被处决,他们都没吐露半个跟密码本相关的字。 他们俩的名字,不像吴石那样被很多人记住,可他们毁密码本的那个清晨,藏着隐蔽战线最动人的初心——不是每个英雄都要站在聚光灯下,有些人为了保护同志,连最后一刻的动作,都在为别人铺路。吴石之前总跟他们说“情报是命,保密是天”,他们用没说出口的行动,守住了这句话,也守住了更多战友的命。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950年6月10日,吴石将军被执行死刑前,他突然笑着转头,开心的看着朱枫,陈宝
【1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