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72岁慈禧看上袁世凯的17岁儿子袁克文。她问袁世凯愿不愿意把儿子留给

混沌于浮云 2025-10-19 15:53:01

1907年,72岁慈禧看上袁世凯的17岁儿子袁克文。她问袁世凯愿不愿意把儿子留给叶赫那拉家,袁世凯吓得冷汗直流,他随意抹去额头汗珠赶紧扯谎说他儿已有婚配。 袁克文1890年出生在朝鲜汉城,那时候他爸袁世凯是清廷派去朝鲜的官员。生母是金氏,袁世凯的第三妾室,金氏怀孕时家里人觉得有好兆头,就把孩子过继给正室沈氏。沈氏没自己的孩子,对袁克文宠得不行,从小给他穿绸缎衣服,吃喝都用最好的,还请老师教他读书认字。袁克文小时候就聪明,5岁能背诗,7岁写字已经有模样,特别是行草书法练得不错。 他长大后长得清秀,脑子灵活,书法绘画诗词都行,还喜欢昆曲,经常唱《长生殿》这样的曲子。袁世凯特别喜欢这个儿子,常带他去官场应酬,向别人夸他的才华。到16岁左右,袁克文的名声传开,和张学良他们并称四大公子。他爱交朋友,花钱大手大脚,在戏园茶楼到处玩。袁克文对当官没兴趣,就爱文艺,沈氏给他不少钱,他拿去买古玩和结交艺人。袁世凯看他这样有点失望,但也没怎么管。 袁世凯出生在河南项城,早年从军,1895年后控制北洋新军,成了清廷大员。慈禧太后1835年生,进宫后一步步掌权,到1907年已经管事几十年,对大臣又用又防。袁克文从小被惯着,花钱像流水,家里劝他也没用。他还编过叶子戏的书,像《雀谱》这样的。袁世凯在直隶总督任上,曾带袁克文去颐和园给慈禧拜寿,那时候袁克文15岁左右,已经显出文雅气质。 袁克文师从方尔谦,学四书五经和八股文,精通诗词歌赋。他收藏书画古玩,生活随性,不认可父亲的一些行为。袁世凯对儿子偏爱,但袁克文任性挥霍,成了他的毛病。慈禧太后掌权时,袁世凯在山东主政,牵涉东南互保,让慈禧不满,开始削他的权。袁克文生在这样的家庭,注定卷入权力圈。 1907年夏天,袁世凯带袁克文去颐和园见慈禧太后。那年慈禧72岁,过寿宴,官员们都去。袁世凯靠北洋新军得势,慈禧对他又靠又防。袁克文穿青袍,佩玉,跟父亲一起进宫。慈禧看到袁克文的长相和才艺,就起了心思。她问袁世凯愿不愿意把儿子留给叶赫那拉家,想通过联姻拉拢袁家,稳固势力。 袁世凯一听就慌了,叶赫那拉家是皇族,但清末国力弱,袁世凯不想儿子趟这水。他抹掉额头汗,马上说儿子已有婚约,谢绝了。慈禧脸色变冷,但没再逼。袁世凯带儿子退下,出宫后才放松。这事让他警觉,慈禧脾气大,容易记仇。他决定赶紧给儿子定亲,把话说实,避免麻烦。 袁世凯和慈禧关系复杂,戊戌变法时袁世凯告密,导致慈禧政变。1907年慈禧调整朝局,调袁世凯入军机处,但对他保持警惕。袁克文那年17岁,没意识到风险。袁世凯知道不能大意,慈禧曾借机整人,像岑春煊斗袁世凯那样。这次联姻提议,袁世凯看成坑,不想儿子卷入皇族衰败。 慈禧对袁世凯既倚重又提防,收回北洋兵权,1907年又调他脱离地方。袁克文进宫表现优雅,谈吐好,慈禧赞赏,但袁世凯推脱后,慈禧没追究。袁世凯返家后张罗婚事,先看上严修的女儿。严修是教育家,名声大,袁世凯带礼去提亲,严修找借口拒了。 袁世凯碰壁后,选了盐商刘氏的女儿刘梅真。她长得端庄,会写字,家境好。袁克文同意了。1908年,他们成婚,婚礼大办,京城官员都来。新婚时袁克文对刘梅真还上心,两人去西湖玩过。但没多久,袁克文旧习复发,出入戏园青楼。刘梅真在家独守,日子苦。 袁克文没兴趣政治,自刻印章说不争家产。袁世凯失望,但也没办法。1916年袁世凯死,袁家散。袁克文分到遗产,高兴,花得快,买古玩养戏子,租酒店住。几年家产光,他卖字画过日子。身体弱,住天津租界小屋。1931年,他病死天津,42岁。友人凑钱办葬礼,旧识来吊唁,包括士大夫和青楼女子。 刘梅真婚后生了孩子,但袁克文风流,一妻九妾。她找公婆诉苦,反遭训。袁克文加入青帮,当天津帮主,生活更乱。袁世凯死后,他不认可父亲称帝,反对开倒车。遗产挥霍完,他靠卖画维生,晚年穷困。葬礼场面大,送葬队伍多,但遗产只剩20块。

0 阅读:88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