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伊朗、俄罗斯、委内瑞拉、朝鲜、古巴等反美国家,都以为自己是在给中国当挡箭牌,帮中国对抗美国。可等到中美贸易战开打后,这些人才慢慢发现,事情并不是自己想的那样,中国并没有把它们当成挡风的盾,而是在关键时刻反过来帮它们挡住了美国的压力,这个转变,让不少国家心里既惊讶又有点尴尬。 最初,这些国家的想法都差不多,伊朗手握世界顶级的石油储量,2021年和中国签下长达25年的合作协议时,德黑兰的高层信心十足,觉得自己把中国这个全球最大买家牢牢抓在手里,能借能源需求抵消美国几十年的经济制裁。 俄罗斯也有类似的心态,普京政府觉得,自己不仅资源丰富,还有漫长的中俄边境和重要的地缘位置,这些都是与中国谈合作的筹码。 委内瑞拉靠着庞大的已探明储量和巨额中国贷款,更是认为中国必须持续支持自己的政权,朝鲜与古巴则各自凭借地缘与政治象征意义,自信地以为自己对中国是不可或缺。 也正因为有这种“底气”,它们在合作中时不时加一些额外条件。比如伊朗坚持让本地经验不足的企业参与能源项目,即便拖慢进度;俄罗斯在技术转让方面总是犹犹豫豫。 委内瑞拉挪用合作资金做别的事情,朝鲜用边境繁琐的检查卡住贸易效率,古巴调整法律,让投资者不安。他们都觉得自己握着“王牌”,可以和中国讨价还价。 然而贸易战像一块试金石,把所有这些幻想都打碎了,美国不仅提高了针对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还顺势加大了对这些反美国家的制裁,逼迫它们的经济走向悬崖。 就在局面最危险的时候,中国没有退,也没有为了和美国缓和关系而减少采购,反倒在多个领域加码支持。 伊朗本以为中国会减少进口,结果中国顶着压力继续买伊朗石油,还扩大了进口规模,维持了它的出口生命线,俄罗斯在被西方祭出史上最严厉的制裁时,中俄贸易额不降反升,中国成了它最大的能源买家,帮莫斯科稳住了财政。 委内瑞拉在美国的不断施压下,中国依然是它的主要原油出口对象,让它获得维持经济运转的外汇,朝鲜在边境贸易上依然与中国保持高频往来,古巴继续得到中国的投资与技术支持,对抗美国的封锁。 直到这时,这些国家才意识到,他们自以为能“绑住”中国,其实并不是那么不可替代。伊朗的石油、俄罗斯的天然气、委内瑞拉的大储量,甚至朝鲜和古巴的地缘优势,都只不过是中国全球布局中的一部分。 中国在它们最困难的时候伸手,并不是因为没它们不行,而是出于维护稳定和反对单边霸权的战略考虑。 它们的小算盘在真正的实力面前,显得微不足道。中国忍让和配合,是为了长期合作的耐心与诚意,风雨来临时,中国反而成了它们最大的后盾。 原来,所谓的挡箭牌只是它们自己的美好幻想,在大国的博弈里,它们并不是棋手,而中国也不需要任何挡箭牌,只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推进一个更多元、更公平的世界格局,同时顺手帮这些在风暴中摇晃的伙伴撑了一把伞。
[微风]伊朗、俄罗斯、委内瑞拉、朝鲜、古巴等反美国家,都以为自己是在给中国当挡箭
芸霄记史
2025-10-20 15:54:14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