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落难时,朱德说过一句公道话:“他打了最难打的仗,走了最难走的路,论艰苦卓绝无人能比。”朱老总说的都是实在话。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9年庐山会议上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彭德怀因为直言进谏陷入困境,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朱德站了起来,用他一贯平和却坚定的语气说:“他打了最难打的仗,走了最难走的路,论艰苦卓绝无人能比。” 这句话不是临时起意的辩护,而是一位老战友对另一位战友几十年风雨同舟的见证。 朱德为什么敢说这话?因为他亲眼看着彭德怀怎么把那些别人不敢接的烫手山芋一个个接下来的。 1929年那个寒冬,红四军决定突围开辟新根据地,井冈山留守的任务谁都知道是送死,可彭德怀二话没说就带着红五军留了下来。 零下十几度的山上,战士们穿着单衣,粮食早断了顿,他就带着部队啃树皮挖野菜,硬是在敌人的包围中坚持到红四军站稳脚跟。 这种事在彭德怀身上不是偶然,1947年胡宗南带着25万大军要拿下延安,别人都觉得该转移保存实力,可彭德怀又站出来了。 2万人对25万人,装备差距大得没法比,他愣是在陕北的沟沟坎坎里跟敌人捉迷藏,白天转移,夜里偷袭,把敌人拖得筋疲力尽。 有次他连续三天没合眼,胃病犯了疼得直不起腰,警卫员劝他休息,他摆摆手继续看地图,就是凭着这股狠劲,他守住了党中央,保住了革命根据地。 真正让全世界都记住彭德怀名字的,还是朝鲜战场那一仗,1950年国内刚开始恢复建设,家底薄得可怜,美军却开着坦克开着飞机一路打到鸭绿江边。 当时中央开会商量出不出兵,好几位将领都觉得风险太大,可彭德怀把手一拍桌子:“打烂了,顶多就是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不打,美国人在家门口耀武扬威,以后日子更没法过。” 到了朝鲜他才知道这仗有多难打,零下三四十度的气温,战士们穿着薄棉衣在雪地里趴着,炒面冻成石头硬,得含在嘴里慢慢化开才能咽下去。 美军的飞机像蝗虫一样密密麻麻,白天根本不能行军,只能晚上摸黑走山路,不少战士因为冻饿倒在雪地里再也没起来。 彭德怀就住在矿洞里指挥作战,一盏煤油灯,一张破桌子,墙上钉着作战地图,有次美军飞机炸塌了洞口,警卫员冲进去把他拖出来,发现他还抱着那份作战计划。 最让人动容的是他对战士的态度,三边行军那次,部队在沙漠里断水,他看见有战士渴得昏过去,立马把自己水壶里仅剩的半壶水倒给战士。 警卫员急了,说首长您也一天没喝水了,他推开水壶:“我是当官的,扛得住,小战士还年轻着呢。” 还有次在前线指挥部,他看见一个战士睡在洞口挡了路,警卫员想叫醒他挪个地方,彭德怀拦住了:“别动他,绕过去走,这娃累坏了。”说完自己侧着身子从战士身边走过去。 可就是这样一个把命都豁出去为国家打仗的人,生活上却抠得让人心疼,他穿的军装都是补了又补,警卫员想给他换新的,他不让,说旧衣服还能穿,吃饭更是简单,一碗米饭一盘青菜就能对付一顿,从来不搞特殊。 建国后当了国防部长,按说条件好了,可他家里的家具还是战争年代用的那些破旧东西,工作人员想换掉,被他一口回绝:“能用就行,别浪费钱。” 晚年住在吴家花园,他每天带着警卫员开荒种地,种出来的菜自己吃,还计算着能给国家省多少钱,有人不理解,觉得他这么大的官,用得着这么节省吗? 可彭德怀心里清楚,国家刚从战乱中走出来,底子薄,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他自己省下来的,就能多给老百姓一点实惠。 朱德那句评价说得一点不假,从井冈山的雪夜到陕北的山沟,从太行山的抗日前线到朝鲜的冰天雪地,彭德怀挑的担子永远是最沉的那个,走的路永远是最险的那条。 他这辈子没享过几天清福,却把所有苦难都扛在自己肩上,这样的人,配得上任何赞誉,也值得被所有人记住,那句公道话,既是对一个战友的评价,更是对一个真正共产党人的致敬。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永葆“勇敢农民”本色的彭老总
彭德怀落难时,朱德说过一句公道话:“他打了最难打的仗,走了最难走的路,论艰苦卓绝
如梦菲记
2025-10-21 15:59:5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