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藁荐”一词,引起好奇,当回老学究,纠正一下汉语词典错误!

脉者 2025-10-21 18:17:09

偶遇“藁荐”一词,引起好奇,当回老学究,纠正一下汉语词典错误! 不少古典文学中提到“藁荐”一词,百度和汉语词典解释为草席。实际上根本不是草席,完全是古往今来不知所以的文人墨客猜测式治学的谬误! “藁荐”词典读音为gǎo jiàn,应该是北方的谷子等秋天成熟、“割谷”后的谷子等的“秸秆”。陕北、晋西北这一带农民读音多为“割荐”“割荐子”(还是有点不标准),与汉语词典 “藁荐”读音几乎一样,应为同一个东西。 事实上,秋天晾干了的 “割荐”“割荐子”在古代的陕北、晋西北等地区的确多用来铺垫在身下御寒防潮的,尤其是野外。另外一方面,古代穷人死了买不起棺材时,也用“割荐”围一圈用草绳捆住尸体后代替棺材埋葬,这叫作用“割荐子”或“柳梢”(柳树枝)訇了埋葬! “藁荐”这个词大体主要出现在罗贯中和关汉卿的作品中,而罗贯中是山西太原一带人,14岁前居住在山西,关汉卿是山西运城人(一说河北安国或北京人),对西北方言应该很熟,所以他们所写东西完全可能会带有一定的家乡话。 笔者认为 “藁荐”就是现在陕北、晋西北一带口语中的“割荐”“割荐子”。这个词儿一定不是指草席,汉语词典应该解释错了。……转缪评否?

0 阅读:22
脉者

脉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