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应该严查这种三无人员 要不广州都要变非洲了 事情是这样的,最近看新闻好多印度人来广州,但是都是小规模,直到前两天一个四十多人的团体到来,彻底粉碎了那些想空手来的人,经过询问,他们啥也没有,没有返程机票,酒店订单也没有,甚至连现金也不带,这是想到了之后搞捐款啊。 后来才知道,原来是被黑中介给骗来的,中介给拿来的路费,承诺落地进厂,日结300,这在那边可是好工作,干三个月换护照,还能继续,说这里满地都是机会,来了就是挣钱,于是就真的一分钱不带就来了。 先不说“广州变非洲”这话有多离谱,单是这种带着偏见的论调,就透着一股狭隘。广州从来不是靠排斥外人发展起来的,这座城市的活力,恰恰藏在五湖四海的人的打拼里。把个别事件上升到地域标签,甚至扯出种族相关的不当联想,既不符合事实,也寒了那些正经来打拼的外来者的心。 再说这事儿的核心,真的是这些印度人“想空手蹭福利”吗?仔细想想,他们更像是黑中介骗局里最底层的受害者。中介画了一张“日结300、满地是机会”的大饼,利用他们对中国的信息差和对好生活的渴望,把人骗过来当“工具人”。这些人揣着挣钱的期待,一分钱不带就跨洋而来,到了地方才发现美梦碎了,连基本的生存都成问题,说白了,他们也是被忽悠的可怜人。 真正该骂、该严查的,是那些躲在背后的黑中介。这群人一边哄骗国外求职者,用虚假承诺把人骗来中国,一边无视我国的入境规定和劳动法规,把跨境就业当成牟取暴利的生意。他们才是搅乱秩序的根源,是把求职者推向困境、引发公众误解的始作俑者。要是不把这些黑中介的链条打断,今天骗来一批印度人,明天可能还会有其他国家的人掉进同样的陷阱。 当然,有人会担心,这些“三无”入境者会不会带来管理难题?这确实是需要重视的问题。但解决问题的关键,从来不是靠情绪化的指责,而是精准施策。入境关口能不能提前把好关?对于没有明确行程、资金证明的入境者,是不是该多一层筛查,提前识破骗局?对于已经被骗来的人,能不能先厘清情况,该遣返的依法遣返,该帮的也别不管不顾,毕竟他们也是受害者。而最核心的,还是要揪出那些黑中介,依法严惩,让他们不敢再拿别人的人生当赌注。 公众有担忧很正常,但别被片面的说法带偏了节奏。广州的包容,从来不是无底线的纵容,而是对所有合法合规打拼者的接纳。个别骗局引发的问题,该查的是违法者,该完善的是管理,而不是把矛头对准同样无辜的受害者,更不能用偏激的言论给城市贴标签。 说到底,这事儿里,黑中介是罪魁祸首,被骗者值得同情,而我们更该关注的是如何堵住漏洞、打击违法,让城市的秩序既能得到维护,也能保留那份应有的温度。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