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共同宣布 2025年10月25日,中美第五轮谈判在吉隆坡开谈,美国财长和贸易代表都来了,嘴上说想缓和关系,可当天又启动了新一轮调查,一边谈一边压,这种套路大家早都看惯了。 谈判桌还没坐热,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就甩出了新调查。他们盯着2020年那份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说要查中国有没有好好履行。这种301调查老把戏,像极了吵架没输过、实战没赢过的纸老虎。 看看美方带来的三大议题:稀土、芬太尼、大豆。稀土这张牌他们打得心惊胆战。中国掌控全球85%以上精炼产能,出口管制只是为了完善自身体系,美方却故意曲解制造恐慌。 选在吉隆坡谈判本身就透着股算计。这地方可不是随便找的中立场地,全球13%的芯片封测份额都攥在这儿,妥妥的半导体产业链关键节点。美方大概是想借着东南亚的场子秀肌肉,暗示能靠扶植这边的产能对冲对华依赖,结果刚坐下就急着亮刀子,把“缓和”的遮羞布撕得稀碎。这种递烟又捅刀的操作,连自家盟友都看懵了。 稀土这张牌,美方攥在手里抖得厉害。他们嘴上喊着“被卡脖子”,却绝口不提中国掌握着全球90%的稀土精加工能力——澳大利亚的矿挖出来得运到中国炼,美国自己的稀土矿开了三年都没建成一条完整生产线。更打脸的是,今年6月中国对美稀土磁体出口环比涨了660%,说白了,不是不给,是看你有没有合作的态度。美方故意曲解管制政策制造恐慌,不过是想在谈判桌上多要价的老套路。 大豆议题里藏着最真实的尴尬。美国中西部的豆农早急得跳脚,中国市场丢了之后,仓库里的大豆堆得能到天花板。美方逼着中国重启采购,可9月份中国大豆进口涨了13.2%,订单全流去了巴西、阿根廷。不是中国故意刁难,是市场不买账——美国大豆的运输成本比南美高,还总跟着政治节奏变来变去。日本倒是凑上来喊着“我买”,可它一年的进口量还不到中国的零头,纯属摆姿态的外交戏码。 芬太尼的事儿更透着虚伪。美方拿着这个话题穷追不舍,仿佛忘了中国2019年就把芬太尼类物质全列入严控,今年3月还推了电子追溯系统,从原料到运输全程盯牢。中方连联合国的合规报告都交了,美方却压根不接这台阶。明眼人都看得懂,他们关心的不是毒品问题,是能不能拿这个当筹码,逼着中国在其他议题上让步。这种拿人命当谈判工具的做法,实在难看。 301调查这老古董又被翻出来,本身就很可笑。这玩意儿早被WTO认定过不符合国际规则,这些年全靠装腔作势吓唬人。2024年美方拿它调查中国造船业,结果自家港口的起重机还得从中国买;今年又用它加征半导体关税,反倒逼得中芯国际的7纳米工艺提前量产。所谓的“制裁”,到最后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更滑稽的是美方的内部乱局。谈判前一天,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突然被踢出代表团,就因为他搞的“50%技术规则”砸了之前的谈判成果,被特朗普当众骂了回去。这哪是来谈判的,分明是带着内部斗争的烂摊子来演戏。一边喊着“要缓和”,一边有人在背后拆台;一边说“讲规则”,一边自己先撕毁共识,这样的谈判能有诚意才怪。 中方的态度一直明明白白:稀土管制是完善自身体系,大豆采购看市场规律,芬太尼管控凭国际责任。不是不合作,是不接受胁迫;不是不让步,是得平等对话。美方总想着用“一边谈一边压”的套路占便宜,却忘了现在的中国早不是任人拿捏的样子——你断芯片,我就搞自研;你卡稀土,我早留了后手;你玩政治操弄,我就按市场规律办事。 这场谈判本质上是场规则之争:美方想靠单边施压定规矩,中方要的是相互尊重的合作。纸老虎再吼得凶,也咬不动产业链相互依存的现实。真要把中国逼急了,美国的F-35造不出发动机,豆农的大豆烂在仓库,这些代价谁来扛?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