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到底能有多苦?这么说吧,现代人吃的苦,在古人面前不值一提。现代人的“七分饱”

友绿聊历史 2025-10-23 16:55:19

古人到底能有多苦?这么说吧,现代人吃的苦,在古人面前不值一提。现代人的“七分饱”是养生,殊不知在古代,顿顿能吃七分饱就是福气了。因为在古代,吃不上饭就是常事,而对于他们吃不饱才是最简单的苦难,他们吃的苦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   在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事情,公元前581年,晋景公吃完饭觉得肚子疼,就跑去上厕所,谁知道他居然掉进茅坑里被淹死了。   晋景公可是皇帝,他都这么悲惨,更别说普通的老百姓了。   就拿所有人都在意的吃来讲吧,因为古代人除了牛,没有什么耕种的工具以及牲畜,所以他们种地就是靠着人力居多。   而且种地这种事,基本都是靠天吃饭,今年风调雨顺,收成就好一些,要是遇上什么恶劣的天气,有了收了粮食还不够给朝廷上交的。   还有,古代对于种地的人都有苛捐杂税,曾有“苛捐杂税猛于虎”之说,可见当时底层老百姓吃不饱就是常有的事情。   要是收成不好,很多人就直接成为乞丐,当时的乞丐可不比现在,因为普遍都穷,很难找到施舍,不少人就在要饭的路上饿死了。   要说道穿,其实就更苦了。   古代的劳动力不足,衣服、布匹可是极其珍贵的东西,当时李白之所以写诗给汪伦,就是因为汪伦送了他好多布匹衣服,他极为高兴。   连富二代李白都这么在乎,可想而知一般老百姓穿的是啥。   衣服少就算了,关键都还是粗布衣,只有冬天有个厚点的衣服,其他不冷的季节穿一身衣服就过去了。   当然电视剧里的那些华丽的衣服只有达官显贵能穿,一般人穿上可是分分钟要进大牢的,当然普通老百姓也根本摸都没机会摸那种衣物。   就在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长衫都是只有读书人才能穿上的衣服,夏天还能把棉衣放在当铺当了钱,可想而知这衣服有多珍贵。   剩下的就是住了。   我们现在看到的古代建筑,基本都是达官显贵的,他们的房屋才能称之为房子,因为是盖起来的。   而老百姓的房子都不能说是盖的,算是搭起来的,用什么茅草和泥巴一起做个四面能挡风的,就算是房子了。   室内别说是水,电了,就连家具都没有,床也是用土和草随手摆摆,被褥这种东西估计也是难见到的。   那夏天还好说,冬天就是灾难般的存在,很多人根本就熬不过寒冬。   不过这种房子唯一的优势就是接近大自然,可以鼠蚁蚊虫尽情地接触,《诗经》中就写过他们住宿环境: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可见古人的这种居住条件,简直就是现代人的噩梦。   其实,在其他方面也都是吃不完的苦,所以我们会有辛苦这个词语,因为不仅仅是苦,还有日日劳作的艰辛。   可谓是身体和心灵上的双重折磨,所以那些所谓的穿越剧也多是穿越到皇宫,大富大贵的人家,要是穿越在平民百姓的家里,估计连一周都不要,就给“苦”死了。   参考资料:济南日报:古人过冬有三宝:忍、捱、熬  

0 阅读:0
友绿聊历史

友绿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