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明,如果英国政府不批准中国在英国新建大使馆,中国将如何解决

月鹿一鹿前进 2025-10-24 09:58:57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明,如果英国政府不批准中国在英国新建大使馆,中国将如何解决!林剑表示英方毫无契约精神、失信失德,不断以各种理由拖延审批并乱加挂钩,导致项目审批问题不断复杂化、政治化,这与英方承诺和改善中英关系的表态完全不相符合。 伦敦塔桥往东,有一片地闲了七年,围栏锈迹斑斑,杂草长得快到人膝盖。当年耗费2.55亿英镑购得的这片黄金地段,本应矗立起彰显中国风范的崭新使馆。 然而如今,它却似一个巨大的讽刺,在时光中静默,引人深思。 它早就不只是个建筑项目了,它是一面镜子,映出了英国的三重“锈迹”:摇摆不定的地缘站位,被侵蚀的契约精神,还有白白流失的经济机会。 这块地的命运,早就不是伦敦规划局能说了算的了,它成了英国在美国和中国之间“走钢丝”的活道具。 今年6月,白宫一通电话打进唐宁街,特朗普团队直接摊牌,说要是敢批这个项目,美英的情报合作就得“重新评估”。 其理由之奇葩令人咋舌,竟称因使馆毗邻金融城,便担忧会造成“金融数据泄露”。此等说辞荒诞无稽,完全背离逻辑,实在难以令人信服。这一招,把英国所谓的主权,按在地上摩擦。 可笑的是,英国自己都精神分裂。这边,财政大臣蕾切尔·里夫斯刚兴冲冲地从中国带回69项合作协议,眼巴巴地盼着合作;那边,一个完全合法的基建项目,就因为别人一句话,说停就停。 伦敦警方与情报部门评估后皆称风险可控,外交大臣亦曾致函表示支持。然而,这些努力皆付诸东流,未能起到预期的作用。 最后伦敦副市长还得最近偷偷飞到重庆,递上一封手写信求情,这姿态,与其说是外交,不如说是狼狈。 如果说外部压力是“天灾”,那内部审批的反复横跳就是纯粹的“人祸”了。这一现象,无情地揭示出英国向来引以为傲、大肆标榜的法治与契约精神,在复杂的政治算计面前,竟如此不堪一击,尽显其脆弱本质。 一会儿说要补充“历史遗迹”细节,一会儿又操心起“周边居民隐私”,最后干脆拿“安保压力”当挡箭牌,借口换个不停。 中方连百年前的水管图纸都翻出来了,居民支持信也递上去了,可一切努力都白费。 法律专家皆称,中方材料与英国1990年《城乡规划法》全然契合。然而,当地议会态度骤变,仿若翻脸无情,一夜之间,立场从撤销反对陡然转为全票否决。 此般行径,早已脱离按部就班的程序轨道,全然不似严肃之举,反倒像是一场肆意而为的游戏,尽显随意与不庄重。 更有意思的是,英国自家那个用了66年的驻华使馆想翻新,倒是急得不行,催着中方开绿灯。 这种双标,难怪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直斥其“失信失德”,北京也按规矩办事,让英国的翻新申请初审了一年还没下文。这不是报复,只是让你也尝尝自己定的规矩。 这片荒地就像个收费站,七年来,信任的代价一直在累积。中方已经砸进去一个多亿的设计和安保费,打了水漂。 而在本地,一位遛狗的老哥说得最实在:“政客们天天喊国家安全,我们是真没了饭钱”。木工、物流丢了生意,小商店也没了客流。 宏观上的损失更大。英国商界大佬们都坐不住了,联名写信,担心伦敦的投资招牌被砸了。市场反馈向来直观。 今年9月,英镑兑人民币汇率下挫1.3%。众人皆言,这是资本“用脚投票”。 试想,谁愿与一个背信弃义的伙伴打交道呢?每年几百亿的贸易额,还有新能源、AI这些未来的金矿,都可能因为这块地上的杂草而蒙上阴影。 英国的犹豫与失信,恰似无形的土壤,滋生出混乱的杂草。在皇家铸币厂的旧址之上,那肆意生长的荒草,便是这一切乱象最直观的写照。 林剑所言“后果自负”,其指向已远非一座建筑那么简单。它宛如一记警钟,敲响在英国耳畔,关乎的乃是英国于国际舞台的立身根基。 当规则被当成橡皮泥一样随意揉捏,想再把信任捡回来,那代价,可比一座大使馆贵多了。 信息来源:中国使馆新建项目被英方拖延7年,中方回应:英方毫无契约精神、失信失德——2025-10-17 20:14·观察者网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月鹿一鹿前进

月鹿一鹿前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