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所料,美国宣布全面加征关税!如果中国反过来对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卡车及零部件,加征50%的关税,美国做初一,中国做十五,美国会怎么应付呢? 美国大概率会先摆出强硬姿态,嘴上喊着“贸易保护”“本土产业优先”的口号,但背地里得赶紧给国内卡车企业擦屁股。毕竟他们自己的产业链早被全球化绑得死死的,去年美国光是进口中重型卡车就花了200亿美元,里头不少关键部件都得靠外部供应,真被加征50%关税,首先扛不住的就是自家车企。 美国三大车企的进口零部件占比都快到一半了,加征关税后每辆车的成本平白多了八千到一万二美元,这笔钱要么自己吞了要么转嫁给消费者。可福特之前把车价涨了7%到15%,结果订单直接掉了三成八,现在再涨价,消费者更不买账。不涨价的话,利润就得往下跌,福特一季度北美市场的利润率都从8.7%跌到3.2%了,再跌就要踩盈亏线了。 车企肯定得哭着找政府要说法,华盛顿的游说团队得忙得脚不沾地。那些卡车工厂集中的州,比如密歇根、俄亥俄,都是选举时的关键票仓,工人要是丢了工作,选票就得飞。 Stellantis集团之前已经裁了加拿大工厂1200人,墨西哥工厂也减产三成,真要是中国加征关税,美国本土工厂的裁员潮估计也躲不过,到时候抗议队伍就得堵在国会门口。 政府可能会琢磨给企业发补贴,但这钱从哪儿来又是个问题。之前为了救农业已经砸了不少钱,现在再填汽车业的窟窿,财政压力扛不住。而且补贴也只能解燃眉之急,美国汽车工程师缺口都12.7万人了,新建工厂的成本比海外高四成,想把供应链迁回本土,没个四五年根本搞不定,这段时间企业只能硬扛。 他们还可能去找盟友帮忙,就像之前跟欧盟谈的那样,把欧盟输美汽车关税降下来,换人家买美国的能源和芯片。可中国市场的份额不是欧盟能随便补上的,何况欧盟自己的汽车产业也盯着中国市场,未必愿意跟着美国趟浑水。退一步说,就算找到替代市场,物流成本和适配性也得折腾大半年,车企等不起。 实在没办法了,美国就得主动凑过来谈,就像之前关税加到125%时那样,拉着中国在日内瓦、伦敦开好几轮会。但谈判桌上他们未必有底气,中国手里握着稀土这张牌,美国军工和高科技产业70%的稀土都靠中国供应,真要是谈不拢,后续还能有别的反制手段。而且美国国内近50名顶尖经济学家都反对关税政策,说这已经害惨了农业和制造业,舆论压力也不小。 要是谈判没结果,美国可能会搞点小动作,比如给中国车企扣“安全风险”的帽子,或者对其他商品加征关税泄愤。但这都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招数,之前对全球14个国家加征关税,结果欧盟反过头来对美国电动车加税,特斯拉柏林工厂的订单直接少了四分之一。中国要是再在卡车零部件上补一刀,美国卡车产业怕是要遭遇1979年石油危机以来最惨的日子。 说到底,美国敢动辄加征关税,无非是赌中国会忍气吞声,可他们忘了自己的产业链早不是铁板一块。真要跟中国硬刚,先垮的是自家那些被全球化喂大的企业。最后大概率是硬撑一段时间,看着车企亏得受不了,再悄悄找机会跟中国谈妥协,毕竟选票和利润可比面子重要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