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个星期又到了!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中国拒绝购买美国大豆同样令他“感到痛苦”,因为自己“其实是一名豆农”。 主持人在节目中称,由于中国没有购买美豆,美国农民“真的很痛苦”。她问贝森特:“你是否看到了曙光?他们可能会再次允许进口大豆吗?” 贝森特在回应这一话题时透露:“以防你不知道,其实我也是一名豆农,所以我也感受到了这种痛苦。” 贝森特这番话听着挺真诚,可细想却透着古怪。一位财政部长兼豆农,身份重叠得像场政治戏剧。贸易战里农民总被推上前线,他们的痛苦成了谈判筹码。真实数据让人心惊:2018年前中国买了美国六成大豆,年额超120亿美元;关税一来,出口暴跌四成多。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在债务中挣扎。 豆农的苦不是新鲜事,但部长亲自诉苦就耐人寻味了。他管着国家钱袋,却治不了自家农场的危机。政策矛盾赤裸裸暴露:政府一边打贸易战,一边发补贴救火。2020年美国农业净收入里补贴占了大头,这哪是长久之计?农民成了政治游戏的牺牲品。 中国不买美豆,转身从巴西进口填补缺口。全球市场瞬间洗牌,美国独食时代终结。供应链重组不是赌气,是实打实的经济规律。贝森特的“痛苦”里藏着美式霸权的失落——从前买方求着卖,现在卖方得看脸色。 别忘了气候变化的刀子。美国中西部暴雨洪水频发,大豆收成本就摇摇欲坠。贸易战雪上加霜,农民们仓里堆满滞销豆子。有人被迫抵押祖传土地,有人深夜对着账本流泪。这些画面部长可见过? 说到曙光,关键不在中国松口,而在华盛顿能否清醒。单边制裁换不来共赢,只会撕裂全球经济网。看看数据:中美农产品贸易额从2017年240亿跌到2020年不足百亿。两败俱伤的局面,该有人喊停了。 贝森特若真心疼豆农,就该推动对话而非对抗。农民要的是稳定市场,不是政治表演。田中麦浪不会说谎,仓库里的霉味比任何演讲都刺鼻。这场痛苦教会我们:贸易不是零和游戏,共生才是出路。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momo
美国以特朗普为首的右派反华份子还什么招对付我们中国,全使出来吧?这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再和我们纠缠下去决没有好下场。看看现在的美国是什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