豺狼来了,中国握着猎枪。普京说过,中越712炮战以后,再没有哪个国家敢轻视中国,因为那场炮战的威力实在太吓人,几千吨炮弹砸过去,越军还没反应过来就全垮了,连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看了都感到害怕。 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越南人当年就是活生生的教训。1979年刚被中国按在地上结结实实地揍了一顿,没安分几年就忘了疼,盯着云南老山那片地盘流口水,觉得中国好脾气能随便拿捏。他们偷偷制定了“MB-84”战役计划,一下子调来了4个师的兵力,放话说要在三个月内把老山抢回去,那架势仿佛忘了上回挨打的滋味。 这边越军自以为计划周密,殊不知我军早就把他们的小动作摸得门儿清。昆明军区40师的师长刘昌友,从前沿观察所传来的消息里嗅到了不对劲:越军提前开饭、电台联络突然变得频繁,这些都是要动手的征兆。 他不等紧急会议开完,就急着喊来各团头头开会部署,拍板说敌人要么12号要么13号就会进攻,必须在11号凌晨前做好万全准备。他还特意搞了个新鲜法子,让炮兵和步兵指挥官凑在一张地图前协同指挥,就是要让炮弹和枪杆子配合得严丝合缝。 更胆大的是,刘昌友还藏了个诱敌深入的狠招。他计划故意让出那拉地区前沿的5个高地,等越军钻进来,再用122榴弹炮狠狠覆盖,最后趁机反冲击收复失地。当时昆明军区的张铚秀司令员都替他捏把汗,问他要是收不回来咋办,刘昌友只说没问题,后来他自己也承认,回想起来确实有点后怕,但弟兄们的勇猛没让他失望。 1984年7月12日凌晨,老山被大雾裹得严严实实,越军以为这下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摸上来。3点半,我军先让值班火炮试射了3分钟,越军愣是没敢出声。刘昌友一看这情况,干脆下令四个炮兵营再来5分钟猛轰,这下直接把敌人的战斗队形炸乱了,连174团的团长、副团长都被炸伤,后来团长没挺过去。不到4点,全线炮兵一起开火,炮弹跟下雨似的砸向敌阵,越军的进攻准备彻底泡汤。 凌晨5点,越军还不死心,从7个地段往上冲,可根本冲不过密不透风的炮火封锁线。有俘虏后来招供,说炮弹飞得比鸟还密,身边的人说没就没,根本来不及反应。到了7点,643号高地那边,越军踩着同伴的尸体一波波冲锋,结果被打退了十几次。 最戏剧性的是那拉地区,咱们故意把5个高地让出去,越军一个加强营刚占了地盘,就被榴弹炮炸得抬不起头。等到下午4点,那营就剩30多个人,刘昌友一看时机到了,下令反冲击,不到俩小时就把高地抢回来,把残敌全收拾了。 这一仗足足打了14个小时,光炮弹就砸出去3400吨,创下了当时的世界纪录。战后松毛岭东侧的峡谷里,300米长80米宽的地方全是越军尸体,得用沙袋垫出通道才能走过去。叶剑英元帅看了战后录像都感慨,淮海战役之后从没见过这么多敌人尸体。 最后算下来,越军3个步兵团被打残,两个炮旅彻底瘫痪,死了3700多人,而咱们阵地一寸没丢,119团七连还因为歼敌274人,被评了“老山防御英雄连”。 当然咱们也付出了代价,炮兵兄弟长时间在高温下作业,胳膊肿得弯不了;运输兵扛着炮弹在山路上狂奔,不少人中暑晕倒;还有工兵搜山时踩中未爆地雷,被炸断了腿。但师长刘昌友说的一句话特提气:宁愿用两万发炮弹,换一个战士不死。后来这也成了老山防御战的规矩,用炮弹封山,保住弟兄们的命。 这仗的动静大到全世界都盯着。西方情报部门通过卫星看得目瞪口呆,赶紧重新评估中国的军工和后勤能力。西点军校后来还把这仗当成案例教,说是山地火力压制的典范。普京后来提起这事就说,打那以后再也没人敢轻视中国,这话真没夸张。连当时的里根总统看了战报都直犯嘀咕,估计没见过这么猛的炮火覆盖。 说白了,越南就是典型的“豺狼”,非要撞上来试猎枪的威力,结果被揍得再也不敢蹦跶。这一仗也让全世界看清,中国的猎枪可不是摆样子的,真敢开枪,而且一开枪就没人扛得住。 往后谁再想打歪主意,先好好想想712那天的炮火有多吓人,想想那句“用炮弹换人命”的底气有多硬。毕竟豺狼来了,猎枪从来不是吃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