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俄罗斯和乌克兰同时宣布了 2025年10月27日,俄国防部宣称成功打击了乌克兰用于向顿巴斯战区运送武器装备的铁路机动编组,覆盖147个区域目标;同一天乌克兰军方宣布袭击克里米亚三个雷达站及一艘登陆艇。 两边都在证明自己还能打。俄罗斯盯着后勤打。铁路、能源、无人机工厂。这些是乌克兰战场的血管。 乌克兰选择打克里米亚的雷达站。这些雷达是俄军防空系统的眼睛。打掉它们,俄军就变“半瞎”,这种你打我的后勤、我打你后方的模式。战争进入新阶段。 乌克兰说打掉了三套雷达系统。一套96L6雷达。这是S-400防空系统的眼睛。专门看高空目标。一套P-18老式雷达。虽然老但还在用。一套55Zh6U新雷达。说是能发现隐形飞机。 这些装备不便宜。一套雷达少说几百万美元。更重要的是培养操作人员需要时间。 就在同一天。30架乌克兰无人机飞向莫斯科。俄军全部拦截。但莫斯科两个大机场被迫关闭。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乌克兰用便宜的无人机逼得俄罗斯首都停摆。 俄罗斯也在用无人机报复。一晚上向乌克兰发射100架。乌军说打掉66架。剩下的还是造成了破坏。 看看这些装备的价格对比。乌克兰的无人机一架最多几万美元。俄罗斯的S-400导弹一枚就要150万美元。用便宜无人机消耗昂贵防空系统。这笔账很明白。 被毁的P-18雷达虽然老旧。但在俄军现役装备中还有200多套。损失一套就少一套。 乌克兰的铁路系统更是个难题。全国有2.1万公里铁路。俄军炸的只是关键节点。但修复起来不算太难。 在奥切列季诺方向。乌军夺回两个定居点。听上去进展不大。但这里地势平坦。每个村子都是战略支点。 一位前线士兵在社交媒体上写道:“夺回第一个房子时,里面还有热着的饭菜。俄军撤得很匆忙。”这种小规模拉锯。现在天天都在发生。 普通人在适应战争。基辅的地铁站里。很多人在充电、接水。一位老太太说:“我每天来这里六小时。家里没电没水。” 莫斯科的超市。货架依然满满当当。但物价涨了三成。一个西红柿要卖到人民币八块钱。战争在战场上。战争也在生活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