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香港《南华早报》报道:“上海外滩年会开幕,美中贸易委员会会长谭森昨天称,特朗普挑起贸易战,造成了今天的困局,对特朗普来说,他想要和中国达成极好的协议,就要退回贸易战之前。 谭森说这话时,距离吉隆坡中美第五轮经贸磋商结束刚过去一天。那场原定三天的谈判提前收尾,美方财政部长贝森特离场时脸色并不好看,后来有消息说他在闭门会谈里被中方代表李成钢的强硬态度怼得够呛,却还是得承认取得了 “结构性进展”。 这种态度转变背后,是美国国内快绷不住的经济压力。谭森记得很清楚,2025 年 4 月关税飙到 145% 时,美股单月暴跌超 8%,玩具、服装行业直接断货,通胀率冲破 6%,现在要是真按原计划加征 100% 新关税,美国零售商联盟算过账,国内物价得再涨 12%,这对债务超 38 万亿美元的美国来说简直是火上浇油。 在谭森看来,特朗普现在能谈的筹码少得可怜。他掰着指头数了三件美方最关心的事:芬太尼问题、大豆采购、稀土供应,可这三件事恰恰都是贸易战闹出来的后遗症。 爱荷华州的大豆农场早就堆满了存货,占了 90% 的仓储空间,新一季收获马上要到,中国却转头从巴西大量进口,美国豆农前三季度就少赚了 42 亿美元,游说团体天天往白宫跑。 更棘手的是稀土,美国国防部内部报告显示,超过 90% 的高纯度稀土都得从中国买,从 F-35 战机的制导系统到手机芯片,缺了中国的精炼产品根本造不出来,就算想联合马来西亚建替代供应链,可中方握着全球 80% 以上的精炼产能,短期根本顶不上来。 谭森特意提到了中方谈判策略的变化。他说特朗普第一个任期时,中方还是 “美方动一步,中方跟一步” 的对等反制,现在不一样了,中方的反制带着明显的 “教育” 意味,主动掌握了节奏。 就像这次吉隆坡谈判,美方想把台湾问题塞进经贸议程,直接被中方排除在外;提要求取消稀土出口管制,却对自己没精炼能力的短板避而不谈。 反而英特尔、高通这些美国科技巨头急得跳脚,公开数据显示,要是真扩大出口限制,它们得丢 30% 的全球市场份额,采购替代部件的成本还要暴涨 40%,只能紧急游说白宫松口。 有意思的是,谭森话音刚落,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就在华盛顿官宣,取消 11 月 1 日加征新关税的计划,还启动了部分既有高关税的下调评估。市场反应快得惊人,当天外资就开始加速涌入中国,有机构测算单月净流入快逼近 5000 亿元人民币。 1-9 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已经达到 5737.5 亿元,其中高技术产业占了 1708.4 亿元,电子商务服务业增速飙到 155.2%,连日本、阿联酋这些国家的投资都涨了不少。 谭森觉得这并不意外,贸易战期间中国早把后路铺好了。前三季度和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贸易额涨了 12.3%,占比升到 34.6%,对美出口占比虽然降到 16%,但新能源汽车、精密仪器这些高端领域的顺差反而扩大了。 国内芯片企业 14 纳米制程良率都到 95% 了,稀土加工企业也调整了产能,就算出口受限,国内新能源产业 70% 以上的产能利用率也远超美方预估。欧盟趁这功夫签了 120 亿欧元协议,加拿大加入 RCEP,美国想建的 “对华包围圈” 早就有了裂痕。 现在大家都在等 10 月底的 APEC 峰会,盼着中美元首能签署最终协议草案。谭森在年会收尾时补了句实在话,贸易战没有赢家,美方要是真有诚意,就得拿出退回原点的魄力,毕竟中方现在手里的筹码,早就不是当年的样子了。 信源:观察者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