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前副总裁黄汉森在采访中表示:任何技术领域,只要每当中国团队进入时,其他企业都没得玩了,要么选择退出,要么发展其他业务。 以前的科技圈说白了就是场“圈地游戏”,欧美日韩攥着技术标准当通行证,把价值链顶端的利润吃得干干净净。他们定好规则,别人只能跟着捡些边角料,偶尔想往前凑两步,还得先过专利壁垒和技术封锁的关。那时候行业里都默认这规矩能传代,毕竟从设备到材料再到研发体系,人家的护城河挖得确实深,谁能想到中国团队一进场,直接把“游戏地图”给重构了。 就拿高端电视屏幕来说,前几年三星、LG靠着OLED技术在市场上横着走,一块屏幕能卖出普通电视的三倍价,还不愁没人买。可中国团队一扎进来,TCL从2006年就闷头搞Mini LED技术研发,不仅2019年就拿出了全球首款量产机型,还靠着“万象分区”技术把画质做到千级分区呈现万级效果。 到2024年,TCL的Mini LED电视全球出货量直接飙到179万台,同比涨了194.5%,全球每卖出2台Mini LED电视就有1台是它家的。这下三星、LG彻底没了脾气,只能守着OLED的小众市场,曾经的高端话语权悄悄换了主。 更关键的是,中国团队的厉害从不是单点突破,而是能把“研发-制造-市场”拧成一股绳的生态能力。西安有家半导体企业,2022到2024年砸了5.76亿元搞研发,硬生生拿下799项授权专利,打破了12英寸硅片的国际垄断;宁德时代的工厂里全是机器人生产线,早就不是“依赖廉价劳动力”的老印象,人均产值十年间从42万元涨到96万元。 这种从基础材料到终端产品的全链条掌控力,让国外企业根本没法比——他们要么依赖外部供应链,要么舍不得放弃短期高利润,等反应过来想调整时,市场早就被分完了。 欧美投资人最近列的“不可投资清单”更能说明问题,新能源、高端制造这些领域直接被标为“谨慎进入”,说白了就是知道拼不过中国团队的生态优势。曾被欧洲寄予厚望的Northvolt搞电池制造,还在设备调试阶段就撑不下去破产了,而中国企业已经在协同开发AI芯片所需的高端硅片。 这差距不是砸钱能补上的,毕竟中国团队能做到3天内交付定制样品,200万台工业机器人在工厂连轴转,这种技术落地速度让欧美企业望尘莫及。 现在再看科技圈的格局,早就不是谁定规则谁说了算的时代了。中国团队用“研发+量产+性价比”的组合拳,把曾经的技术壁垒砸出了裂缝。Akamai选择退出中国市场,三星在电视屏幕领域收缩战线,那些还抱着旧规则不放的企业,自然只能被甩在后面。 黄汉森说“其他企业没得玩”,其实是中国团队来了之后,游戏终于换了套更考验硬实力的玩法,而那些习惯了躺赚的玩家,显然还没适应新节奏。 说到底,这不是中国团队“抢饭碗”,而是用实实在在的能力证明,所谓的技术垄断从来不是永恒的。你守着专利不放,我就从基础研发追起;你靠标准赚差价,我就用产业链效率把成本降下来。 当中国团队把“设备-材料-研发-量产”的生态玩熟了,那些只靠单一优势的企业,除了退出或者转赛道,确实没别的选择。这哪里是没得玩,分明是科技圈终于迎来了真正拼实力的公平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