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公走的时候,我连他最后一面都没见着,就想再要一个他的孩子,怎么就这么难?”这几天,一位江苏妈妈的哭诉把全网看哭。她说,丈夫意外去世,医院留了一枚冷冻胚胎,是她俩做试管剩下的“独苗”。她想把这枚胚胎接回肚子里,给五岁的女儿添个“爸爸给的弟弟”,可医院一句“男方死亡,无法签署同意书”,直接拒了。一句话,像一道铁门,把她和亡夫最后的纽带生生切断。规则摆在那儿:胚胎不是遗产,是“双方共同使用权”,一方没了,合同自动终止。想继续?得先打官司确认继承权,再拿公证书、伦理批件、卫健委批文……条条框框像九连环,一环卡死就全盘凉。网友吵翻了:有人骂医院冷血,“死人不能签字就不是爹了?”有人站法律,“口子一开,将来寡妇被公婆逼着生、代孕黑市狂飙,谁兜底?”我看完只剩一声叹息。这不是简单的“生不生”,而是“爱”与“秩序”的拔河。对妈妈来说,那枚胚胎是丈夫留在人间的一颗种子,是她想抓住的最后一丝体温;可对制度来说,它只是一个“医疗剩余物”,一旦破例,就可能打开潘多拉魔盒。最扎心的是,五岁小姑娘天天问:“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家?”她不懂死亡,只想再闻一闻那件旧衬衫上的烟草味。妈妈只能把B超单藏进抽屉,把泪咽进饭里。现在,她决定起诉,哪怕胜算渺茫,也要为爱人再搏一次。她说:“我不是挑战法律,我只是想让孩子知道,爸爸虽然走了,但爱可以回来。”故事到这,没谁对谁错,只有一道无解的选择题:如果换成你,你会怎么签那张永远签不到的同意书? (来源:央视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