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为何推崇现金流折现,却从不算具体数字? 提起企业估值,巴菲特始终直言不讳——现金流折现法是理论上最好的估值工具。这个方法的核心逻辑清晰:企业的内在价值,等于其未来所有现金流按照合理折现率折算到当下的总和,堪称衡量企业价值的“标尺”。 但有趣的是,翻阅巴菲特的投资记录,你会发现一个“矛盾点”:他从未坐下来拿着计算器,仔细算出喜诗糖果、可口可乐等重仓企业的具体折现数值。在他看来,现金流折现法更像一个“思维框架”,而非必须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计算公式”。 它真正的价值,是帮投资者锚定“价值本质”——聚焦企业长期稳定的现金流能力,而非短期股价波动。而在实际投资中,巴菲特的判断标准更简单直接:**只有当企业股价跌到“一目了然的便宜”,便宜到不需要复杂计算,就能确定“物超所值”时,才值得出手**。 就像他投资喜诗糖果时,看中的是其强大的品牌护城河、稳定的盈利模式带来的持续现金流,而非通过折现公式算出的某个具体数字。对他而言,精准的计算远不如“模糊的正确”,抓住企业价值的核心逻辑,比纠结于计算细节更重要。
巴菲特为何推崇现金流折现,却从不算具体数字? 提起企业估值,巴菲特始终直言不讳—
周仓与商业
2025-10-29 10:12:09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