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力下降是老了?医生惊呼:伴有这个症状,可能是脑小血管病   有一位年过六旬的

奇玮随心养护 2025-10-29 13:23:38

记忆力下降是老了?医生惊呼:伴有这个症状,可能是脑小血管病   有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近来常忘记关煤气、忘记身边人的名字。家人以为只是“上了年纪”,但当他出现步态不稳时,医生立即警觉——这或许不是单纯的衰老,而是脑小血管病的早期信号。   脑小血管病是指脑内细小动脉、毛细血管及微静脉受损所致的慢性脑供血障碍。据《中国卒中防治报告(2023)》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20%存在不同程度的脑小血管病表现。长期缺血使脑神经元持续受损,最终导致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步态异常,甚至诱发脑梗死。许多人误以为是老年痴呆,却错过了治疗关键期。   从西医角度看,该病多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动脉硬化相关。血管内皮损伤、慢性缺血与微炎症反应,是导致神经递质传导受损的主要机制。头颅MRI常可见白质疏松灶或腔隙性脑梗,为重要影像学依据。中医则认为,此类病症多因肝肾阴虚、气血瘀阻、痰湿蒙络,致使脑脉失养,“神明不清”,表现为健忘、眩晕、肢体不灵。   治疗上,中西结合是当前较为理想的方向。 西医主张控制危险因素:规律降压、调脂、戒烟限酒,辅以抗血小板与改善微循环药物。中医则以“活血化瘀、补益肝肾”为主,通过针灸、汤剂、药膳调理补充治疗。研究表明,结合针药治疗可改善脑灌注,提高认知功能,使患者恢复更平稳。中医重在“治未病”,而西医擅长精准诊断与急性期控制,二者相辅相成,更契合我国老龄化背景下的防治需求。   日常防护尤为关键。医生建议,合理饮食、规律运动、保持血压稳定、戒除烟酒是预防脑小血管病的四大基石。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E及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有助于保护血管弹性。良好的作息与心理平衡同样重要,因为长期焦虑、失眠会加剧脑部缺血反应。   医生指出,记忆力下降并非简单的“老化”现象。当遗忘伴随走路迟缓、说话含糊或情绪暴躁时,应尽快就医筛查。及时发现与干预,往往能挽救大脑的“自愈窗口期”。对于医者而言,真正的职责不仅是治疗,更在于提醒大众:衰老不可怕,忽视信号才是最大的危险。

0 阅读:6

猜你喜欢

奇玮随心养护

奇玮随心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