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懂二狗子,还得是美国人。刚看一个视频,一名美国教授在参加新加坡论坛时直言讳地

橙子故事 2025-10-29 17:03:19

要说懂二狗子,还得是美国人。刚看一个视频,一名美国教授在参加新加坡论坛时直言讳地说,全世界除了中美都是小国,我没有兴趣讨论小国。此言一出,在坐的新加坡等小国没有一人表示反对和不满。 先搞清楚这人是谁,别光听个“美国教授”就完了。他是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的斯蒂芬·沃尔特,研究国际关系快40年了,写过《联盟的起源》这种业内挺有名的书,平时说话就以“直接得不留情面”著称。这次新加坡论坛是“亚洲安全峰会”的配套活动,台下坐着的有新加坡外交部的高官,还有马来西亚、泰国的学者,按理说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可他这话一出口,现场居然静了好几秒,没人当场反驳,这事儿比他的话本身还值得琢磨。 你知道沃尔特为啥敢这么说吗?他一直主张“大国主导国际关系”,之前在《外交政策》杂志上就写过文章,说“小国的外交选择本质上是在中美之间找平衡,没多少自主空间”。这次在新加坡说的话,其实就是把他的理论直白地抛了出来。更有意思的是,他后面还补了一句,“不是我看不起小国,是小国的政策很难影响全球格局,讨论它们不如研究中美怎么打交道”,这话听着像解释,其实更像“我就是这个观点,你们爱听不听”。 为啥现场没人反对?真不是这些小国代表没脾气,是现实摆在那儿。就说新加坡,国土面积才734平方公里,还没咱们一个县大,经济全靠转口贸易和金融服务业,中美要是贸易摩擦升级,它的港口吞吐量马上就受影响。去年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接受采访时就说过,“新加坡不能选边站,但必须重视中美任何一方的态度”,这话里的无奈,比当场反驳沃尔特的话要实在多了。马来西亚更不用说,它的电子产业依赖中国供应链,棕榈油出口又要靠美国市场,两边都不敢得罪,哪有底气去反驳一个美国教授的“小国论”? 沃尔特这话说得糙,但戳中了不少国际关系里的“潜规则”。这些年G20峰会、APEC会议上,看着是各国平等对话,可真到讨论关键议题,比如全球贸易规则、气候政策,最后拍板的还是中美这些大国。就像去年联合国气候大会,美国不承诺减排目标,很多小岛国急得跳脚,可最后还是得等着中美协商出个框架,才能推进后续谈判。那些所谓的“小国”不是不想争取话语权,是实力不允许——经济上依赖大国市场,安全上靠大国保护,真要公开反驳像沃尔特这样有影响力的美国学者,万一影响了和美国的关系,后续麻烦可能比当场丢面子还大。 不过也别觉得这些小国就完全“认怂”。论坛结束后,新加坡《联合早报》发了篇评论,没直接骂沃尔特,却提了一句“小国在全球治理中能发挥‘桥梁作用’,中美对话也需要第三方协调”,这其实就是委婉地表达不满了。马来西亚的学者也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大国不该忽视小国的利益,毕竟全球供应链里,少了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出问题”,只是这些声音都没出现在论坛现场,而是选了更迂回的方式。 沃尔特这种“大国中心论”其实挺危险的。他只看到了大国的实力,却没考虑到现在的世界早不是“大国说啥就是啥”了。比如新冠疫情时,疫苗分配靠的是全球合作,不是大国单方面施舍;能源危机里,中东的产油国、东南亚的天然气出口国,也能影响大国的能源政策。把所有国家分成“中美”和“小国”两类,本身就是对国际关系的简化,更是没把小国的利益放在眼里。可现实是,就算这些小国当场不反驳,心里也清楚自己的处境——不是不想争,是得先保住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再谈话语权。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
橙子故事

橙子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