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起,噪音扰民最高可拘留10天!警方出手治“吵包” 深夜的音响、清晨的电钻、

雾中街灯 2025-10-29 23:15:33

明年起,噪音扰民最高可拘留10天!警方出手治“吵包” 深夜的音响、清晨的电钻、吵闹的聚会……从2026年开始,这些噪音制造者可能面临最高10天的拘留。 这绝不是开玩笑。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将于2026年1月1日正式施行,其中白纸黑字明确规定:生活噪音归公安机关管辖,对噪音扰民行为的处罚,从以往的警告、罚款,升级为最高可处10日拘留! 这项新法第八十八条写得明明白白:如果违反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规定,制造噪音,在经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或有关部门劝阻、调解后仍不改正,继续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将面临5日以下拘留或1000元以下罚款。 如果情节严重,处罚会更重: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还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这意味着,长久以来困扰许多人的邻里噪音、商业噪音等问题,终于有了明确的法律利剑。 过去,遇到噪音扰民,人们常常投诉无门,只能在多个部门之间来回跑,问题却难以根治。 新法不仅明确了公安机关为执法主体,解决了“找谁管”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大幅提升了处罚力度。从以前不痛不痒的警告罚款,到现在动真格的拘留,足以让那些我行我素的“吵包”心生畏惧。 需要注意的是,公安机关并不是一接到投诉就直接开罚。新法设置了必要的前置程序,先要经过基层组织的劝阻和调解。 所以,当你遇到噪音困扰时,可以先向物业、业委会或居委会反映,要求他们进行劝阻和调解。如果这些努力都无效,对方依然我行我素,那么公安机关就可以依法采取行动了。 看着这条新规,我在想,我们终于可以对那些深更半夜还制造噪音的邻居理直气壮地说“不”了! 当法律的守护照亮生活的角落,忍气吞声不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一份宁静,不仅是生活品质的保障,更是一项基本的权利,明年起,这份权利将真正落地生根。

0 阅读:0
雾中街灯

雾中街灯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