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居住在英国利兹、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刘莉和余万青,利用英国铁路赔偿系统的巨大漏洞进行非法获利。 当铁路延误变成了一种常见现象,赔偿制度成了乘客的救济,但同时也被不法分子盯上了。 刘莉,26岁,来自中国四川,在利兹大学攻读计算机专业。 她的聪慧和学业上的优异表现让人羡慕;而与她共同生活的室友余万青,25岁,是教育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性格内向且腼腆。 两人初到英国,作为第一次出国的留学生,生活虽辛苦却以节俭为原则,常常挑选打折食品、使用优惠卡节省开销。 正是这种节俭的生活方式,让她们敏锐地察觉到了一项令人不安的“机会”。 一次列车延误,本该是刘莉的一次普通的赔偿申请,却意外揭露出英国铁路系统的一大漏洞。 在提交了“Delay Repay”申请后,她发现不仅延误的赔偿金到账了,之前因退票而获取的退款也同时被支付。 她对此感到疑惑,认为系统未能核查退款和赔偿的冲突,这让她的专业背景产生了更深的兴趣。 从初尝甜头到逐步精密计划,刘莉开始系统性地实施这一漏洞操作。 她利用程序生成假名,通过多用户身份申请赔偿,并且购票、退票流程一气呵成,短短一个月内非法获利上千英镑。 余万青也因刘莉的操作技巧被吸引,两人开始分工协作,刘莉负责技术细节,而余万青则监控列车延误情况并整理所有申请材料。 她们的目标逐渐明确,锁定那些常因工程维修而延误的线路。 从利兹到伦敦,从谢菲尔德到曼彻斯特,所有列车延误信息都成为她们的“商机”。 刘莉通过购买专用设备,伪装更多申请者身份,甚至通过多个银行账户分散资金流动。 这个漏洞运作简单却惊人——退款与赔偿的独立系统没有交叉核查,只要流程完成,便能轻松获得两份钱。 到了2023年底,她们的非法行为已累计获利高达十五万英镑。 刘莉购置了昂贵的电子设备,而余万青偿还了自己的学贷。 在社交圈内,她们依然维持普通学生的形象,没人知道她们背后隐藏的秘密。 直到铁路公司财务系统发现异常,重复身份的赔偿申请和账户集中地指向了利兹地区。 英国警方介入调查,最终锁定了她们。 刘莉和余万青的公寓被搜查时,所有证据一目了然:大量电子设备、多张SIM卡和伪造的身份注册文件。 面对铁证,刘莉只留下一句:“我们只是利用了系统的漏洞。”案件曝光后引发社会广泛讨论,英国铁路紧急修订赔偿系统,新增核查机制以杜绝类似事件发生。 利兹刑事法庭在审判中指出,两人所犯之事并非偶然或受迫,而是精心规划、组织实施的犯罪行为。 法官严厉批评两人,强调她们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为社会创造价值,而非滥用漏洞谋取非法利益。 最终,刘莉被判30个月监禁,余万青因罪责较轻和配合调查而获刑17周。 两人在庭上痛哭流涕,刘莉甚至表示自己原本只是为了节省开销,从未想到会走到犯罪的地步。 此案不仅揭示了技术系统的管理漏洞,也深刻探讨了诚信在科技时代的重要性。 英国《卫报》评论道:“漏洞可以修补,但诚信缺失的危害却难以弥补。每一项便利技术的背后,都需要有原则和道德来支撑。”此案件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对制度漏洞的警示,更是对人性和道德的深刻思考。 如果你发现身边的制度漏洞,你会怎么做? 是选择举报,还是为了私利而滥用规则? 这个故事留下的教训令人深思:我们可以聪明,但必须以诚信为基础;否则,聪明与欺骗之间,往往只有一步之遥。 信源:两名中国留学生利用英国铁路赔偿漏洞诈骗逾15万英镑 均被判刑-新浪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