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下面几乎全是石油,我国缺油年年大量进口,那为啥不开采呢?就拿塔克拉玛干沙漠来

桑代克 2025-10-30 12:21:14

沙漠下面几乎全是石油,我国缺油年年大量进口,那为啥不开采呢?就拿塔克拉玛干沙漠来说,已经探明的石油储量有178亿吨,但为什么放着这么多油不采,年年还得花大价钱进口? 先说说最实在的成本账,这沙漠底下的油藏简直是藏在“地下珠峰”里。塔里木油田90%的储量都在8000米以下的超深层,要想碰着油就得往地心深处钻,我国首口万米深井深地塔科 1 井,光钻探就花了好几年,投入的设备和技术成本能堆出好几座普通油田。 对比一下国际行情就更明显了,中东的油田恨不得戳根管子油就冒出来,开采成本每桶才十几美元,而塔克拉玛干超深井的开采成本能飙到五六十美元。前些年国际油价跌到三十多美元的时候,要是硬着头皮采,挖出来的油还不够付工钱,纯属赔本赚吆喝。 而且这油就算采出来了,采收率还低得让人揪心,我国油田平均采收率也就35%左右,塔克拉玛干的超深层油藏更费劲,有的区块忙活半天,采出来的液体里九成以上都是水,相当于挖了个地下水库,纯油没多少。 技术上的坎就更难迈了,沙漠里的环境能把精密设备折腾得没脾气,白天四十多度高温能晒得设备发烫,晚上又骤降到零度以下,钢材热胀冷缩反复折腾,密封件、管线接头动不动就出问题。 而且超深层的地层压力极大,岩石比花岗岩还硬,钻头磨坏的速度比换钻头的速度还快,光塔里木油田就累计钻探了151口8000米以上的深井,每一口井都是在跟地质条件死磕。 更头疼的是环保这道紧箍咒,沙漠里的生态太脆弱,踩坏一片植被可能几十年都恢复不了。中石化在沙雅县的一口井,就因为井场里有几百棵胡杨,硬是7次修改开采方案,最近的胡杨离设备才50厘米,工人得给树根做包扎,设备见缝插针地摆,连泥浆都得现场压滤分离,固液分开转运,一滴污水都不能外排。 这还不是个例,所有沙漠油田都得这么干,防渗膜、废弃物处理设备样样不能少。要是不顾生态硬采,别说过不了环保审批,就算采出油来,破坏的生态后续花钱都补不回来,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划算。 从国家战略层面看,留着沙漠石油当“压舱石”更明智。我国2013年石油对外依存度就突破了57.4%,这些年更是居高不下,每天都得进口大量原油。但国际能源署要求成员国至少储备90天的石油,我国现在还在朝着这个目标追赶,2019年才达到80天的储备量。 塔克拉玛干这些深埋地下的石油,就像藏在保险柜里的应急钱,平时用不着,万一遇上中东战乱、海运中断这种突发事件,能立马顶上来。要是现在就把这些战略储备挖光,真遇到危机可就抓瞎了,这种关乎能源安全的底牌,没人会轻易打出去。 所以不是不想动沙漠里的油,实在是算完经济、技术、生态、战略这几笔账,现阶段进口更划算也更安全。等将来技术进步了,开采成本降下来,或者国际上真出了大状况,这 178 亿吨石油才会真正成为顶用的宝贝,现在先让它在地下好好待着,反而是最聪明的选择。

0 阅读:145
桑代克

桑代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