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顿亲口承认:“当年拉中国入世是想用规则锁死中国,结果美国自己却爆了胎。”如今

鹏天云光 2025-10-30 13:54:49

克林顿亲口承认:“当年拉中国入世是想用规则锁死中国,结果美国自己却爆了胎。”如今芯片围堵重演历史,欧洲港口堆满中国新能源车,数据证明围堵只会加速中国自研。 克林顿在2025年10月《华盛顿邮报》连载的回忆录《抉择与代价》里说得明白,当年拉中国加入WTO,本是想靠规则把中国钉在低端制造的位置上,让中国永远给美国做“代工工厂”,只能卖袜子、玩具,而高科技、高利润的市场永远由美国把控。可他没算到,中国压根没按美国的剧本走。 入世之初,美国确实占尽便宜,咱们的汽车市场满是通用、福特这些外国车,手机里装的全是高通芯片,连家电都得靠日本、欧洲的牌子撑场面。 美国觉得这招管用,可中国企业借着WTO的平台,一边学人家的技术和管理,一边偷偷练“内功”。 就说汽车产业,当年不少人担心中国车企会被冲垮,结果二十多年过去,中国的新能源车卖遍了全世界。2023年一年就出口了五百多万辆车,比美国全年销量还多出一大截,那些曾经的外国大牌,现在反而要跟着中国的标准走。 还有锂电池、太阳能电池这些“新三样”,十年前出口才千把亿,现在早就突破万亿大关,成了外贸的新底气,这都是美国当初没料到的“意外”。 如今的芯片围堵,就是当年入世算计的翻版,可结果还是重蹈覆辙。美国对咱们的华为下手,不让美国企业跟它做生意,后来干脆升级制裁,连外国工厂用美国技术造的芯片卖给华为都要许可,想彻底断了华为的芯片供应。 2022年的时候,华为麒麟芯片在市场上几乎见不到了,不少人都以为华为要垮了。可美国忘了,中国最不怕的就是被逼到绝路。华为早在1991年就搞了芯片设计中心,2004年成立海思半导体,多年的积累哪能说断就断。 2025年,华为新出的折叠手机已经用上了更先进的麒麟9020芯片,不光能正常用5G,性能比以前还强了不少,销量一下就冲了上来。 美国还拉着日本、荷兰想搞“芯片联盟”,逼他们一起限制对华出口设备,可荷兰的阿斯麦公司压根不买账,公开说要保自己的经济利益,不会完全跟着美国走。日本的企业也犯愁,毕竟中国是大市场,真断了合作,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自己的芯片企业先扛不住了,以前能卖给中国的芯片现在卖不出去,仓库堆得满当,股价跌了一大截,这不就是克林顿说的“自己爆了胎”。 芯片围堵没成功,反而让中国把新能源车和芯片拧成了一股绳。以前新能源车的芯片也依赖进口,美国一卡脖子,咱们干脆自己造,现在不光手机芯片能搞定,汽车芯片也能自给自足了。 这样一来,中国新能源车的成本降了,质量反而提了,比亚迪、蔚来这些牌子在欧洲特别受欢迎。去鹿特丹、汉堡这些港口看看,堆满了等待卸货的中国新能源车,当地的加油站都开始改造成充电站了。 欧洲人都说,中国车不仅便宜,续航还长,比本土的电动车好用多了。2025年这半年,中国新能源车在欧洲的销量比去年翻了一倍还多,以前是欧洲车卖遍世界,现在反过来了。 其实不管是当年的入世还是现在的芯片围堵,美国的心思从来没变,就是想靠自己的优势把别人按住。可他们忘了,中国从来不是那种会认命的国家。 入世让中国学会了在规则里找机会,芯片围堵让中国打通了从设计到制造的全链条,现在连欧洲的港口都堆满中国车,这都是最好的证明。 克林顿在回忆录里说这是战略失误,其实他没看透,真正的失误是低估了中国不服输的劲头,也忘了堵路从来不如修路,围堵只会让被堵的人更快找到新出路。 对于此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38

猜你喜欢

鹏天云光

鹏天云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