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要求澳大利亚表态,战时是否愿出兵台海,澳当局的回应斩钉截铁。“若台海爆发冲突,

纸上点将 2025-10-30 19:51:02

美要求澳大利亚表态,战时是否愿出兵台海,澳当局的回应斩钉截铁。“若台海爆发冲突,澳大利亚是否愿出兵? 中美在经贸和技术领域的对峙由来已久,自2018年贸易争端升级,美国便拉拢盟友构建围堵链条。澳大利亚身处其中,经济命脉与中国深度绑定,对华出口占其总出口的三成以上,铁矿石、天然气和农产品销量居高不下。2024年,澳对华铁矿石出口量达7.5亿吨,中国采购占比超过九成,这让矿业巨头如力拓和必和必拓年年获利丰厚。反观安全层面,澳依赖美国的安全伞,五眼联盟和印太战略让其难以抽身。过去几年,澳政界摇摆不定,前总理斯科特·莫里森时期公开指责中国政策,导致中方暂停煤炭、葡萄酒和龙虾进口,经济损失逾百亿澳元。矿场和酒庄遭受重创,供应链中断引发国内不满,民调显示多数民众呼吁经济优先,避免军事冒险。这种双重拉扯,让澳决策层如履薄冰,必须在华盛顿的压力与中国市场的诱惑间寻找平衡点。 2022年安东尼·阿尔巴尼斯接任总理后,澳外交转向务实,迅速派团赴华谈判,逐步解除贸易壁垒,双边互动回暖。煤炭和葡萄酒出口恢复,2024年对华贸易额突破纪录,达1380亿澳元。同期,美国推动AUKUS协议,三国合力开发核动力潜艇,澳投入逾3680亿澳元,包括采购弗吉尼亚级舰艇和在阿德莱德船厂铺设生产线。2025年9月,澳追加79亿澳元,支持珀斯基地扩建,美英潜艇定期停靠。这项合作表面上强化印太防御,实则加剧中澳紧张,中国外交部多次批评其破坏地区稳定。尽管如此,阿尔巴尼斯政府强调AUKUS仅为防御工具,不针对任何国家。澳国内分歧明显,国防预算升至2.4%,但商界领袖频频游说议会,警告中断供应链将导致工厂停工和失业率飙升。Lowy Institute民调显示,80%澳民众支持接收台湾难民,但对直接军事介入持谨慎态度,仅少数人愿卷入潜在冲突。这种经济安全两难,凸显澳在中美夹缝中的尴尬处境。 进入2025年,美国国防部施压升级,五角大楼印太战略报告直指盟友需在台海问题上明确立场。路透社和金融时报报道称,华盛顿要求澳、日等国预先规划响应,类似于锁定援助承诺,避免“误判”酿成危机。澳国防部内部文件往来频繁,官员评估风险:澳海军舰艇规模有限,仅50余艘,距台海4000公里,后勤补给依赖长途航线,而中国海军舰队全球最大,导弹覆盖广袤海域。历史教训犹在,伊拉克战争中澳派兵后,国内抗议浪潮涌起,民意支持率暴跌。7月13日,国防工业部长帕特·康罗伊接受澳大利亚广播公司节目采访,直面主持人提问。他明确表示,澳不会针对假设情境预作部队承诺,任何行动由当时政府根据国家利益决定。这番回应针对美国“空白支票”式要求,强调澳主权独立,政策核心是维护地区和平,而非主动对抗。康罗伊还指出,军队部署服务本土防御和盟友安全,不是进攻利器。此表态迅速登上国际头条,凸显澳不愿被预绑定架的决心。 澳的立场并非孤立,周边国家同样在中美博弈中寻求平衡。日本加强冲绳西南岛链防御,投资数百亿日元加固基地,但民调显示仅11%民众愿为台湾直接出兵,多数人优先经济稳定。韩国新政府视台海为中国内部事务,避免卷入,首尔官员在多边论坛上重申中立。菲律宾在选举后与中国推进基础设施项目,签署基建合同总额逾百亿澳元,同时保持美菲军事对话,港口工程队忙碌推进公路和桥梁建设。印尼扩大对华经贸,2025年贸易额预计增长15%,减少对单一伙伴依赖。这些动向反映亚太格局微妙变化,各国骑墙式外交成为主流,避免被大国拉入火坑。 康罗伊表态两天后,7月15日,阿尔巴尼斯总理开启为期一周的中国之行,行程覆盖上海、北京和成都,与中方高层会晤,敲定多项合作。双方启动中澳自贸协定十年审查,涵盖劳动力流动、数字贸易和旅游领域,预计2025-2026年完成升级版协议。中国旅游禁令全面解除,澳方推动更多航班开通。 长远看,澳的拒绝预承诺策略暴露了美国联盟的内在张力。AUKUS表面光鲜,实际推进缓慢,澳已砸下数百亿澳元建厂和技术转让,但成员国间协调频出问题。特朗普上台后,其对华言论缓和,甚至称AUKUS或无需动用,这让澳战备讨论降温。亚太地区随之调整,印尼加强与中国经贸,菲律宾平衡美中投资,东盟国家推动多边对话机制。澳经济受益明显,2025年GDP增长预计达2.5%,股市矿业板块领涨,民众生活成本稳定。外交上,澳路径更具弹性,推动印太经济框架,吸引更多伙伴加入。这件事告诉我们,在大国角力下,小国需清醒自保,不盲从、不冒险。澳的样本值得借鉴:经济为本,安全为盾,方能行稳致远。

0 阅读:1

猜你喜欢

纸上点将

纸上点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