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最绝的,是乌克兰本来以为自己能扛过这个冬天了。储备了132亿方天然气,官员都出来开香槟了,觉得心里有底了,最难的日子,咬咬牙总能过去。 132亿方这个数,单拎出来看确实够唬人,毕竟是熬了大半年从各处凑来的家底。官员开香槟那阵儿,估计不少老百姓也跟着松了口气,想着终于不用再像去年那样,大冷天里摸黑冻手冻脚,连暖气都得省着用。可没人敢细想,这132亿方背后,藏着多少没说出口的麻烦。 冬天过日子,天然气不是存着看的,是要烧的。乌克兰这大半年仗打下来,不少基础设施早就是千疮百孔的状态。输气管道能不能扛住低温冻裂?储存设施的保温效果够不够,会不会有损耗?这些问题没解决,再多的储备也像是装在漏了底的桶里,存得再多也经不起耗。更别说老百姓家里的供暖设备,去年遭了一轮破坏,今年到底有多少能正常用,谁心里都没个准数。真到了零下十几度的日子,就算管道里有气,送不到家里又有什么用? 还有个更现实的事儿——钱。天然气这东西不是挖出来存着就完了,后续的维护、运输、调配,哪一样都得花钱。乌克兰现在的经济状况,大家都看在眼里,仗打一天,钱就得多花一天。之前为了凑这132亿方,说不定已经欠了不少外债,接下来这几个月,光扛着这些债务就够吃力的。要是再遇上点突发情况,比如管道被破坏,或者需要临时从别处调运补充,手里没足够的钱,就算有再多的计划也只能干着急。 官员开香槟的热闹劲儿,更像是给老百姓画了个饼,先稳住大家的情绪。可冬天的冷是真的,日子过得难也是真的。他们只说了“有132亿方”,却没说“这些气够不够用”“怎么才能用到老百姓手里”。这种只报喜不报忧的做法,当下可能能换个安心,可等真到了问题暴露的时候,老百姓攒起来的那点希望,摔得只会更疼。 打仗的日子里,老百姓要的从来不是“我们有储备”的口号,是能实实在在暖起来的屋子,是不用担惊受怕的冬天。132亿方是底气,但不是万能药。要是解决不了后续的配套问题,这底气撑不了多久,开香槟的热闹,最后可能只会变成过冬的尴尬。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