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中美峰会刚达成共识,德国总理默茨就炸了!当场喊话欧盟:“绝不能让中美独自决定技术未来!” 早干啥去了? 这话是10月29日默茨在柏林“高科技议程”启动仪式上讲的,核心就是要争“技术主权”,可话里话外满是焦虑,一点没藏住。 欧盟喊“技术自主”真不是新鲜事。2024年9月德拉吉那份竞争力报告里就明明白白提过这话,可一年下来,报告里383项建议,真正落地的才11%。 芯片这块最露怯。欧盟一直说要在2030年拿下全球20%的芯片份额,可自家审计院直接泼了冷水——顶多能到11.7%。860亿欧元的预算看着不少,其实连台积电一家的投资零头都比不上。 默茨自己心里也没底。德国之前一直盼着英特尔能建一座300亿欧元的芯片厂,可今年7月人家直接取消了计划,反对党指着鼻子骂他的方案全是空头支票。 AI领域的差距更显眼。2024年全球叫得上名的机器学习模型,美国出了61个,中国有15个,欧盟这边最多的是法国,也才8个。 钱不够、效率低,这俩全是欧盟的硬伤。欧盟“地平线计划”从2021到2027年,总预算也就955亿欧元,还被各成员国拆来拆去。一项补贴要过好几层审批,等批下来,机会早没影了。 默茨现在着急了,可早干嘛去了?欧洲这些年在科研成果转化上一直慢半拍,监管还特别繁琐,中小企业想往前冲都冲不动。 我国早把成熟工艺芯片的主动权握在手里了。2024年这部分芯片的全球份额已经达到28%,2025年预计能涨到35%到37%。美国想卡脖子,反倒逼着咱们搞出了国产替代。 欧盟不是没想法,就是光说不做。默茨列出来的六大技术方向,中美早好几年前就开始布局了。现在喊“别让中美决定未来”,更像是给自己找安慰。 技术竞赛不等人,中美早就撒开腿往前跑了。欧盟还在为预算、规则这些事内耗,再这么拖下去,恐怕连跟在后面跑的资格都要没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默茨访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