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一个国家“打仗厉害”并不仅仅看其武器有多先进,而是综合考量其军事传统、战略思想、韧性、适应能力以及在地面实战中展现出的效能。 基于二战后美国直接或间接的对抗经验,在美国的战略圈和军事分析人士眼中,以下三个国家通常会被认为是“最厉害”的对手,原因各有不同: --- 一、俄罗斯:继承苏联“战争巨兽”的遗产与核威慑力 在美国眼中,俄罗斯的“厉害”首先源于其继承了苏联的军事遗产和战略纵深,这是一种根植于历史、地理和工业能力的全面战争潜力。 1. 战略纵深与“冬季将军”:俄罗斯广袤的国土是其最强大的防御武器。无论是拿破仑还是希特勒,最终都败给了俄罗斯(及苏联)无尽的战略纵深和严酷的冬季。这种以空间换时间,并利用自然条件消耗敌人的能力,是美国在常规战争中极为忌惮的。这意味着任何试图击败俄罗斯的企图,都可能陷入一场漫长而代价高昂的消耗战。 2. 钢铁洪流与大规模炮兵:苏联时期建立的“大纵深作战理论”和以坦克集群为核心的“钢铁洪流”,至今仍是俄罗斯陆军的力量基石。其炮兵力量被誉为“战争之神”,在二战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即使在现代,俄军依然强调在短时间内倾泻巨大火力的能力。这种简单、粗暴但极其有效的火力覆盖,对任何对手都是巨大的心理和物理压力。 3. 强大的核威慑与战略火箭军:这是俄罗斯能与美国平起平坐的根本。其庞大的核武库、三位一体的核打击能力,以及“相互确保摧毁”的战略原则,使得美国绝不敢与俄罗斯发生全面军事冲突。这种“终极威慑”将美俄之间的对抗限制在了代理人战争和战略博弈层面。 4. 混合战争与信息战:在当代,俄罗斯展现了其在非对称战争领域的“厉害”之处。从克里米亚的“小绿人”到在网络、社交媒体上发起的舆论战,俄罗斯将军事、情报、经济、外交和信息手段融合为一体的“混合战争”模式,让美国及其盟友在应对时感到非常棘手。这是一种成本低但效益高的新型战争形式。 小结:美国眼中的俄罗斯,是一个拥有深厚战争文化、庞大常规力量,并握有“核大棒”的终极对手。与其作战,意味着要面对一场可能升级为世界末日的、惨烈至极的消耗战。 --- 二、以色列:逆境中淬炼的“袖珍超级大国” 以色列的“厉害”与美国截然不同,它是在绝对逆境中,依靠超强的创新、应变和全民皆兵体制锤炼出来的。 1. 卓越的情报能力(摩萨德):“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以色列的摩萨德被公认为世界最顶尖的情报机构之一。其先发制人的打击策略,如1967年的“六日战争”和1981年摧毁伊拉克核反应堆的“歌剧行动”,都建立在无与伦比的情报基础上。这种将威胁扼杀在摇篮里的能力,是其制胜的关键。 2. 全民皆兵与高质量的兵源:以色列实行强制兵役制度,社会高度军事化。其士兵不仅训练有素,而且因为普遍受教育程度高,具备极强的学习能力和技术素养。这使得以军能够快速掌握并创新最复杂的军事科技,并将其转化为实战能力。 3. 无与伦比的实战经验与适应性:自建国以来,以色列几乎一直处于战争或冲突状态。这种持续的、高强度的实战环境,使其军队具备了任何和平国家军队都无法比拟的战场经验和应变能力。他们善于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并能迅速调整战术以应对新威胁。 4. 技术与战术的创新融合:以色列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军事科技输出国之一。从无人机到导弹防御系统(如“铁穹”),他们总是能将迫切的实战需求转化为领先的军事技术,并发展出与之匹配的战术。这种创新-实战的闭环,使其始终保持着对周边对手的质量优势。 小结:在美国看来,以色列是一个在绝境中依靠智慧、意志和创新生存下来的“战争实验室”。其小而精、快而狠的作战模式,是现代化地区强权的典范。 --- 三、越南:让美国留下深刻心理创伤的“不屈的丛林战士” 越南的入选,更多是基于其给美国带来的历史性挫败和心理阴影。它代表了一种在绝对劣势下,凭借民族意志和独特战法战胜超级大国的典范。 1. 极致的非对称作战与游击战:越南战争是典型的不对称战争。北越军队和越共游击队利用茂密的丛林、复杂的地道系统(如古芝地道)和全民抗战的汪洋大海,将美军的装备和技术优势消解于无形。他们“打了就跑”的战术、对补给线的巧妙利用(胡志明小道),让美军空有强大火力却无处着力。 2. 惊人的民族韧性与牺牲精神:越南军民在战争中表现出的顽强意志和承受巨大伤亡的能力,震惊了美国。无论是“春节攻势”带来的战略震撼,还是全民皆兵的战斗决心,都让美国意识到,这是一场无法用传统军事胜利来定义的战争。战争的胜负不仅在于战场杀伤,更在于意志的较量。 3. 对时间和政治成本的巧妙利用:北越领导人深谙“持久战”的精髓。他们明白,美国国内对战争的忍耐是有限的。因此,他们通过不断消耗,拉长战争时间,成功地利用了美国国内的反战情绪和政治分裂,最终从政治层面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俄罗斯军事专家:美国现在才明白,中国是天然的超级大国。现在美国国内其实也在反思,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