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教授说: “千万记住:一个人千万不要伤害一切众生。因为,你看到的众生,哪怕

薇薇呀 2025-11-01 23:13:21

曾仕强教授说: “千万记住:一个人千万不要伤害一切众生。因为,你看到的众生,哪怕是一只蚂蚁,一只蝴蝶,都可能是你的前世,拼了命要守护的人,众生之间的关系,就是无缘不聚,无债不来。其实,你很多看不到的东西,实际上都在无形中守护着你,你可能会因为去追逐一只蝴蝶,而躲过了一劫。 有时候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却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有时候你认为的运气好,实际上,是你生生世世的善念,与慈悲换来的善果。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恶果,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好运。所以,不要认为你的健康幸福,无病无灾,是你应得的。那可能是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有人耗尽修为,拼了命为你求来的。” 今年春天,我在老宅书房整理父亲遗物时,一只白蝶总在窗前徘徊。它翅翼薄如宣纸,停在父亲常用的那方砚台上,触须轻颤,似在寻觅什么。 我本欲开窗驱它,手伸到半空却停住了。想起父亲临终前反复念叨:“万物有灵,莫轻易惊扰。”便由它去了。 七岁那年的夏日午后,我用放大镜聚焦阳光灼烧蚁群,看它们惊慌逃窜竟觉得有趣。当晚便发起高烧,梦中尽是漫天火光。母亲连夜去村口槐树下烧纸钱,喃喃祈求“小孩子不懂事”。第二天清晨,我的烧奇迹般退了。 父亲走后,我决定翻修老宅。动工前夜,梦见父亲站在满地工具中摇头:“东厢房动不得。”醒来只当是日有所思。 第二天,工头老陈带着工人要拆东厢房的旧书架。那只白蝶突然疯了般在书架前飞舞,翅膀急促开合。老陈伸手要拍,我鬼使神差地喊了停。 “今天就先收拾院子吧。” 工人们嘟囔着散去。半小时后,东厢房梁柱突然坍塌,尘土飞扬,正是书架所在的位置。 老陈脸色煞白:“李老师,您这是……救了我们啊。” 我望着在废墟上空盘旋的白蝶,第一次对“冥冥之中”有了实感。 更奇妙的还在后头。 整理父亲日记时,夹页里飘出一张泛黄照片。父亲年轻时站在一棵槐树下,肩上停着只白蝶。背面小字:“1975年春,救白蝶于蛛网,竟因此避过山洪。” 我怔怔地看着照片,想起这些年的种种巧合: 高三那年,因追一只撞在窗上的麻雀迟到,躲过了那场著名的公交事故;三十岁生日,莫名绕道小巷买蛋糕,避开了写字楼的意外坠落物;就连遇见妻子,也是因为帮她寻找走失的猫咪…… 我一直以为是运气好。 直到翻开父亲最后一本日记,才明白这不是运气。 最后一页,墨迹尚新: “吾儿,见字如面。你读到这些时,为父已不在人世。莫悲伤,我这一生守护草木虫蚁,其实都是在守护你。你看到的每一只蝴蝶,每一只蚂蚁,都可能是为父耗尽心力化作的守护。善待它们,便是善待为父。” 日记从手中滑落。窗外,那只白蝶轻轻落在窗棂上,翅翼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光。 我终于懂得了那句话,你很多看不到的东西,实际上都在无形中守护着你。 从此,我的生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散步时看到蚂蚁搬家,我会小心绕行; 雨后遇见蚯蚓爬到路面,我会用树叶把它们送回土里。 我知道,这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所有的守护都是爱的轮回。每一个被你温柔以待的生命,都可能是在另一个时空,拼了命也要守护你的人。 所以,我学会了在每一个清晨,对见到的第一个生灵微笑,不论它是窗台上的麻雀,还是叶片上的露珠。 因为我相信,这微笑会穿过生生世世的轮回,抵达某个正在守护着我的人心里。 佛家偈语:“千百年来碗里羹,怨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 我们眼中的蝼蚁、盘中之餐,其怨念在无形中汇聚,可能正是世间灾劫的源头。反之,每一份慈悲,也都在积累福报。 《道德经》:“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天地规律本身没有亲疏之别,但它所护佑的,往往是那些心怀善念、行为良善的人。这份“护佑”,便是曾先生所言“善念换来的善果”。 王阳明:“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我们与万物并非孤立存在,我们的“心念”与外在的“众生”是深度关联的。你善待一朵花,这善待本身,就在你的心田与宇宙中种下了美好的种子。 日本谚语:“连一朵花的开放,都离不开整个宇宙的合力。” 我们的健康幸福,无病无灾,绝非理所当然。它依赖于无数因缘条件的和合,其中就包括那些我们看不见的、来自众生乃至亲人以某种形式的守护与奉献。 曾老的智慧,不是飘渺的玄谈,而是可以照亮我们日常行持的明灯。 “无缘不聚,无债不来”。 一次莫名的绕道、一个突如其来的念头、一次“不合逻辑”的折返,事后证明恰好避开了一场灾祸。学会倾听内心的微细声音,信任生命之流的引导,这本身就是一种大智慧。 当下的好运,正是我们过去自己栽种的树所结出的甜果。 活着本身,就是一场被无数因缘和爱意托举的奇迹。 愿我们都能怀揣这份觉悟,温柔地行走于人世间,让每一次与众生相遇,都成为一场善的循环的开始。

0 阅读:35
薇薇呀

薇薇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