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一份外交棋具, 居然藏着这么罕见的门道? 李在明送的这副棋,根本不是普通货——棋墩用的是韩国香榧木,而且得是树龄超300年的老料! 更惊人的是,这种百年香榧木在韩国只剩不到200棵,快灭绝了,关键是一棵树还只能做一副棋墩,稀缺到离谱! 别光看原料金贵,这棋具的细节更是拉满。装棋的螺钿漆盘,是非遗传承人亲手做的,每一道工序都透着讲究;就连棋子,用的都是庆尚北道的蛤壳,单打磨就得两三个月,慢工出细活才成这模样。 在拍卖行里,这样的棋具随便标价就是上万美元,可李在明送的这副,多了层官方认证——它不只是值钱的收藏品,更像是文化外交的“沉默语言”。没人明说,但大家都懂:送这副棋,不是让对方下棋消遣,是想传递态度——有些传统好物,我们哪怕少砍一棵树,也不愿让它消失。 中国外交部说这是建交31周年的文化交流,可真正打动人的,是那份没说出口的坚持:为了守护传统,愿意花时间、花心思,甚至付出代价。 只是反过来想,用濒危的百年古树做棋具,一边是保护稀缺资源,一边是传承文化、开展外交,这中间的平衡到底该怎么找?要是换作其他濒危物种,我们还会用同样的方式来传递文化心意吗?
